啟新電子週報      

如何抓住春天養身防病契機 為健康打好基礎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萬物生長、萬象更新,人體的新陳代謝機能在此時也漸趨旺盛,為順應大自然的節奏,在日常生活及飲食上應做適度的調整。以下是古今中外醫學及養生專家沿傳下來的春天保健良方,提供您掌握春天契機,創造健康。

項目符號 「傳染病、舊疾」舞春風,如何提高身體機能,遠離疾病

 春天是病毒、細菌開始繁殖的季節,容易侵犯人體,引發疾病,例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炎、麻疹、德國麻疹、水痘、風疹、腮腺炎、手足口病、百日咳、玫瑰疹、白喉、猩紅熱、鏈球感染、肺炎、肺結核、眼瞼炎、花粉症、病毒性肝炎、傷寒等,須特別留意防範。

 此外,春天也是舊疾復發的危險季節,例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支氣管炎、氣喘、頭痛、頭暈、精神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應注意生理及心理的變化,以預防舊疾復發。

養生建議 注意室內空氣流通,維持空氣清淨,並且少去人多、空氣污染的公共場所,以減少致病的威脅,且儘量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可減少生病的機會。

項目符號 春天生活起居宜順應自然節氣,「晚睡早起」以調身心

 根據中國古籍《內經‧四季調神大論》指出,春天應「夜臥早起,廣步于庭」,這是為了順應氣候晝長的逐漸形成,在此時盡量採「晚睡早起」的生活起居,可順應自然的節氣,以吸收大地的氣息,讓身體得以舒展,調養身心。

養生建議 起床後在庭院或陽台上散散步或做一做全身按摩、健身運動操,能使您身心更為健康。

項目符號 春天陽氣升高、氣候多變,穿衣宜隨氣候做增減

 由於春天氣溫變化仍不穩定,乍寒乍暖,日夜溫差大,加上人體的皮膚功能在此時仍未完全恢復,穿衣時仍應注意保暖,不可隨意地脫衣或減掉衣物,應視氣溫變化適度增減,以免風邪入侵,危害身體健康。尤其是體質差、呼吸系統不佳及老年人、幼童等,更應注意冷暖的調養。

養生建議 順著氣溫變化,增添衣物,質料挑選以質軟、寬鬆舒適為佳,但仍不可忽略衣物的保暖。由於春天之後,流汗機會增多,因此內衣宜選擇透氣、吸汗質材,避免汗液排泄受阻,將不利於皮膚的正常功能,進而使身體的抵抗力因此變弱。

項目符號 春天運動是改善體質的好時機,利用春光明媚郊遊運動達保健

 春天是適合各種運動的最好時機,而且也是改善體質的好時機,應趁此時多鍛鍊身體,建議多增加一些旅遊、球類運動、散步、慢跑、按摩、保健操運動,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養生建議 做適度的運動,運動量以感覺身心舒坦即可,不可過度,以防傷身。晨起運動時,應選擇太陽將出、天色稍亮時較佳,並且避免在風口處做運動;運動後若出汗,應立即擦掉。不妨多安排郊遊、放風箏、踏青等,曬曬太陽,吸收大自然的活力,身心會更健康。

項目符號 春天如何吃出健康,儲備精力以應夏日

 春天正是養肝調脾胃的好時機,可利用此時儲備活力,以應付夏日大量消耗的體力。在氣候仍是乍暖還寒,寒意仍強的早春之時,應注意熱量、蛋白質的充裕補充,增加身體耐寒的機能。並且春天是百病孳生的季節,應注意多攝取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食物,以提高人體免疫力、抵抗各種疾病的侵襲。

 在飲食上,請注意下列事項:

  • 春天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生冷、辛辣,並且少吃酸味食物,增加甜味食物,例如山藥、大棗,可幫助脾胃機能。
  • 在初春時,適量的補充蛋白質,例如雞蛋、牛肉、魚等,也須補充人體在冬季時禦寒所消耗的蛋白質。
  • 初春氣候仍涼時,應注意熱量的攝取,除了穀物食品外,還可增加花生、核桃、芝麻等具高熱量的食物,可補充人體為禦寒時所消耗的能量。
  • 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食物,例如胡蘿蔔、綠黃葉菜、黃色水果、肝臟類、魚肝油、牛乳等,可增加呼吸系統機能及皮膚抵抗力,從而達到預防疾病效果。
  • 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例如肝臟、牛豬肉、豆類、蛋、胡蘿蔔、花生、南瓜等,可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並使精神狀態良好,尤其是有精神病症者,在春天舊疾復發的可能性強,更應多予補充。
  • 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食物,例如柑橘類、檸檬、草莓、蕃茄、花椰菜、油菜、高麗菜、豆芽菜等,可預防濾過性病毒、細菌的感染。
  • 多攝取富含維生素E食物,例如大豆、芝麻、杏仁、小麥胚芽、未精緻穀物、綠葉蔬菜、植物油等,可增強皮膚功能及人體的免疫功能。
  • 植物在春天生長最快,此時有許多當令蔬菜,應儘量多吃,例如菠菜、芹菜、萵苣、油菜、花椰菜、韭菜、蔥等。
  • 韭菜及蔥是春天大自然培蘊出的寶,春天吃蔥可防治呼吸道傳染病;春食韭菜則香,多吃韭菜,有利肝脾胃的調養,但也不可超量,以免傷胃。
  • 由於環境氣候改變,必須多喝水,有助於防止肌膚老化,也可以多喝茶,因為茶葉中的兒茶素對身體很有幫助。
  • 春天食補,應以溫補為要,適合的食補有雞、鴨、魚、牛奶、蛋、豆漿、蜂蜜、紅豆、橘子、蘋果、核桃等;適合的藥膳有薑、蔥、人參、枸杞、白芍、首烏、薄荷、黃芪、菊花、山藥等。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