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新電子週報      

禽流感問答(1)

icon  什麼是家禽流行性感冒?

 家禽流行性感冒,又稱為鳥類流感,是動物間接觸傳染的病毒性疾病,一般情況下,這種疾病只會在鳥禽類間傳染,對豬隻則影響不大。當所有的鳥禽類都具易感性時,家禽更是容易因為染病致使這種疾病快速流行。禽流感在鳥禽類以兩種型式作表現。第一種型式,鳥禽類只是出現羽毛不平整或是蛋產量減少等輕微症狀;而引起較多注意的則是第二種型式,也就是所謂的「高病原性禽流感」。

 這種疾病最早在1878年發生於義大利,是一種在鳥禽類之間高度傳染並快速致死的疾病,且死亡率幾近百分之百,而且鳥禽類在出現症狀當天就會死亡。這些病毒過往只會影響禽鳥,但因病毒會不定時基因突變,衍生新品種,導致原來僅感染禽類的流感病毒變得可以感染人類。由於這些突變的流感病毒對人類是全新的病毒,大多數人對於這種病毒沒有抗體,因此容易導致嚴重病症。


icon  鳥類防治措施為何?

 最重要的控制措施就是迅速銷毀感染或已暴露在病毒下的鳥禽、適當的處理動物的屍體,同時嚴格執行養殖場的隔離及消毒措施。高溫可殺死禽流感病毒(溫度56℃達三小時或是60℃達三十分鐘),一般消毒劑,例如:福馬林和碘化物,也有效。在低溫下,病毒可在受污染的糞便中存活至少三個月;在22℃水中可存活超過四天;在0℃的水中,也可以存活超過三十天。另有研究顯示,只要一公克被污染的糞便中所含的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量,就足以感染一百萬隻禽鳥。此外,限制家禽在國內或是跨國之間的移動也是一項重要的防治措施。


icon  家禽爆發傳染的結果

 家禽流行性感冒的爆發,特別是高病原性者,對家禽業及其飼主有極大的殺傷力,舉例來說:1983-1984年在美國賓州爆發的高病原性禽流感造成約六千五百萬美金的損失,銷毀的鳥類超過一千七百萬隻。當禽流感在國內造成流行時,要控制它是非常不容易的。舉例來說:1992年在墨西哥爆發的禽流感到1995年還無法完全控制。基於上述原因,當疫情出現時,政府當局通常會立即採取強烈且緊急的防治措施。


icon  家禽流行性感冒如何造成國內的傳播?

 在國內,家禽流行性感冒很容易在農場間相互傳播。大量的病毒在鳥禽類的排泄物、污染的灰塵和土壤中,鳥與鳥之間又可藉由吸入含有病毒微粒的空氣而被傳染。病毒也可以附著在受污染的裝備、容器、飼料、鳥籠或是衣物,尤其是鞋子,使得禽流感在農場間散播。此外,病毒也可藉由附著在其他動物的腳和身體來傳播,例如:囓齒類動物,就扮演散播此疾病的急先鋒,但極少證據證明蒼蠅也是其中的一員。

 染病野鳥的排泄物也可能感染養殖場或家庭畜養的家禽。如果飼養的家禽可以到處遊走、跟野鳥用同一個飲水器,或是因為飲水器被野鳥的糞便所污染,病毒由野鳥傳染給家禽的風險則會增加許多。環境髒亂又擁擠的鳥禽交易市場則是另外一個傳染源。


icon  家禽流行性感冒如何跨國傳播?

 此種疾病可經由國際上的生禽交易而跨國散播。此外,候鳥包括野生的水禽、海鳥及沿海鳥類,都因為可以長距離的攜帶病毒而被認為跟禽流感跨國散播有關。其中水禽類,特別是野鴨,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而這些野鴨也對這種疾病最具抵抗能力。他們可以長距離地攜帶病毒,即使染病,症狀也會相當輕微,但是其排泄物中卻含有病毒,以致於對商業或農場養殖的火雞、水鴨或是其他種類的鴨.等家禽,造成致命性的危害。


icon  亞洲地區禽流感的現況如何?

 自2003年12月中旬以來,亞洲地區陸續有幾個國家的養雞場及養鴨場發生高病原性禽流感爆發流行,也有野鳥和豬發生感染的報告。高病原性禽流感同時間快速地在幾個國家中爆發流行,是前所未見的情形,除了對農業經濟的影響外,對人類的健康也是一大威脅,特別是引起本次爆發流行的病毒株H5N1,過去已有造成人類嚴重疾病的例子,而本次也已在越南和泰國造成數人感染。


icon  家禽流行性感冒的嚴重性、對人類的影響是什麼?

 公共衛生官員對於最近幾季出現前所未有的禽類流感流行,確實憂心。理由如下:

 首先,近日在亞洲出現的禽類流感爆發流行,大部分檢出為高病原性H5N1禽類流感病毒。研究人員認為該病毒似乎已能跨越物種(species),由禽畜傳染給人類,並可能導致嚴重疾病甚至人類之高死亡率。

 其次,更迫切的考量是禽流感可能造成人類流感大流行。研究人員已確認當人類同時感染這兩種病毒時,禽類流感病毒和人類流感病毒有可能互相交換基因並重組,並在體內進行基因重組而產生一個全新的流感病毒,人類幾乎沒有免疫力,以目前的流感疫苗來看,也只能保護當季流行之病毒,對於新型禽流感病毒,恐怕不具有效的保護力。

 當這種新病毒含有足夠的人類基因時,就可能出現人傳染人的情形。無疑的,全球將出現世界大流行,人類將面臨嚴重疾病甚至高死亡率。以1918-1919年出現在西班牙之流感世界大流行經驗,在4-6個月內全球蔓延,流行持續2年並造成4000-5000萬人死亡。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