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訊息      

肢體發麻透露病症訊息 及時就醫不延誤

 當手腳對外界的刺激,例如對冷、熱及疼痛等感覺喪失時,一定要提高警覺。麻木原因可能是單純的神經壓迫,也要就醫治療,避免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最令人擔心的是,手腳麻木隱藏在背後的可能是某些嚴重的疾病。啟新診所專業健診機構院長姜幼民醫師提醒,造成手腳麻木的原因很多,若能了解發麻與疾病的相關性,可以幫助自我觀察,找出某些疾病的早期信號,對症治療。

項目符號 什麼情況下的肢體麻木不需擔心?

 手腳麻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症狀,當人體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或不正確睡姿或懷孕等情況下,血液循環容易暫時受阻,造成肌肉神經暫時缺乏能量供應,產生手臂或腿部發麻,醫學上稱之為生理性麻木。

項目符號 肢體麻木可能透露身體出現哪些病症?

 手腳麻木超過一天無法緩解,就可能是疾病的早期信號,身體出現病理性麻木的機率高。下列7種疾病的先兆,都有手腳麻木的症狀,提供辨別--。

1.中風先兆

 出現手腳陣發性麻木,並伴有突然半身無力或一側肢體麻木,或是暫時性意識不清、語言障礙、一邊眼睛看不清楚、突發性眩暈、複視或頭痛健忘與呆滯等症狀時,要警覺短期內可能增加中風的機率。尤其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病史的人是高危險群,更要特別留意。若只是單純手腳麻木或肌肉僵硬、疼痛,或只有手腳麻木而不會痛,或覺得四肢無力,但沒有「半邊異常」的症狀,應該不是中風。

‧中風高危險群的人應定期做檢查,包括血壓、血脂、頸動脈超音波等檢查,必要時做腦部斷層掃描檢查。

2.糖尿病

 糖尿病影響周圍的神經,尤其是末稍神經的損害,使手腳肢體感覺功能下降,引發麻木及刺痛、無力,尤其以手指及腳趾末端最明顯,下肢比上肢嚴重,可能兩側肢體同時或先後發生。有些第2型糖尿病的病人沒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糖尿病典型症狀,而有肢體末端麻木、刺痛等病徵出現,因而可能被漏診。

‧警覺是糖尿病時,要及時檢測飯前、飯後血糖。

3.頸椎病

 如果是神經型的頸椎病,會出現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手指麻木,並伴有肩頸疼痛、上肢疼痛及頭暈、噁心、視力障礙等症狀,患者多為需要長期低頭工作的上班族、電腦族,目前也廣泛在手機族出現。通常經過頸部牽引等復健治療,症狀可以得到改善。

‧頸椎病是高危險群,若出現上肢麻木,應警覺頸椎病,儘早前往骨科、復健科檢查。

4.腕隧道症候群

 經常手麻、無法使力,夜晚甚至麻痛到醒來。主要是手部過度勞動以致韌帶肥厚,壓迫正中神經,這是上肢最常見的周邊神經壓迫病變,一般好發於手腕過度使用的族群,例如機車族、中年家庭婦女、搬運工人、廚師、文書打字人員、孕婦等。

‧高危險群若手麻,儘早至神經專科檢查治療。

5.坐骨神經痛

 特點是下肢及下半背部麻木,變得極為敏感,稍碰觸就感覺疼痛,像針刺的一樣。原因是腰椎間盤發生破裂或滑動,盤狀軟骨壓迫到神經所致。如果經過腹股溝的韌帶受壓迫,會引起大腿外側發麻。

‧警覺是坐骨神經痛的人可前往神經內科、復健科、骨科、神經外科就醫診治。一般通過對症治療,症狀可逐漸減輕,嚴重者可施行手術治療。

6.末稍神經病變

 主要特徵是四肢末端發麻,就像是穿了手套、襪子一樣,手腳的感覺遲鈍。原因多是體內維生素B1不足,或藥物、重金屬中毒所致。有些老年婦女因長時間碰觸冷水,也可能引起末稍神經營養障礙,出現手指小關節腫脹和麻木。

‧警覺是末稍神經病變的人可前往神經內科診治。

7.雷諾氏症

 當手指暴露於冷或壓力下時,呈現蒼白,然後變藍;當溫度升高後,又迅速變紅;麻木及刺痛感覺伴隨著溫度變化而增減。雷諾氏症是肢體神經受體對刺激過度敏感所引發的疾病,通常輕微,嚴重時也會導致肢體的感覺喪失,甚至截肢。

‧建議尋求「過敏風濕免疫科」,就醫診治。

 除此之外,精神緊張或異常情況下,例如過度換氣症候群、恐慌症也可能造成肢體異常麻木。提醒有肢體麻木的人,不要在未經醫師診斷病因前,盲目接受推拿按摩或其他民俗療法,以免拖延,加重病情。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