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訊息      

日本腦炎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自三月起,全面施打日本腦炎疫苗,家中有年滿15個月的幼兒務必按時接種,以免感染留下終生後遺症。

 日本腦炎流行期為五月到十月(春末),尤以六月為流行高峰。由於豬隻為日本腦炎病媒的主要宿主,所以為了趕在流行季開始前,完成新生兒日本腦炎疫苗接種,衛生署將三月至五月訂為日本腦炎疫苗接種期,凡年滿15個月的幼兒都應接種日本腦炎疫苗,隔兩周後接種第二劑,隔年再追加一劑,到小學一年級時再補追加一劑,共四劑才算完成日本腦炎接種。

 衛生署指出,感染日本腦炎患者可能出現頭痛、發燒、嘔吐等無菌性腦膜炎症,部分病患還有昏迷、抽筋、肢體麻痺、嗜睡等症狀,致死率約5%~60%。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感染者就算病癒,仍可能留下永久後遺症,如語言障礙、肌肉張力異常、運動肌無力等神經,以及性格改變、脾氣暴躁等精神症狀,兒童感染更應當心知能障礙、智力不足等後遺症。

 近年來日本腦炎成人病例也有增加趨勢,民眾可自費到醫療院所打疫苗,並注意清除居家環境的病媒蚊孳生源,到郊外遊玩時應避免蚊蟲叮咬,以免感染致病。

項目符號 日本腦炎

 每年夏天,台灣都會出現數起日本腦炎病例,今年累積至今,已有13個確定病例。專家擔憂,過去三年來,每年都會出現一、兩例15至20歲的年輕病例,而這些年輕人曾接受過疫苗,所以不排除病毒已出現變種。暑假期間不少家庭會前往中南部、大陸、東南亞旅遊,應確實做好預防措施,不要被蚊子叮咬。

 日本腦炎又稱夏季腦炎,最早在日本發現此病毒性腦炎,故名。主要是以蚊子為媒介的濾過性病毒感染疾病,此病毒可感染人類及豬、雞、鳥等家畜、家禽,在動物身上沒有症狀,但人類卻可能造成腦炎,預後差,且致命性高。

項目符號 只單純侵犯腦部‧發病者頭痛、嗜睡、昏迷、抽搐

 日本腦炎病毒與其他腦炎病毒不同,它只會侵犯腦部,造成單純性腦炎,但不會對其他器官侵害。被帶病毒的蚊子叮咬之後,大部分的人可產生抗體,但少數人傳染病毒後約一至二週,就開始有症狀出現。日本腦炎病情分下列三型:

  1. 輕度
  2. 病情變化較輕,約七日左右即可痊癒,發病期間只輕微發燒、頭痛、嘔吐,症狀並不嚴重。

  3. 中度
  4. 發高燒、嗜睡,也可能出現意識遲鈍、半昏迷或抽搐等現象,病情持續約14天,但不會留下後遺症。

  5. 重度
  6. 約有1/3的患者發病兩三天後,出現焦躁、發抖、抽搐或頸部僵硬等現象,接著身體癱瘓、深度昏迷,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另有1/3的重度患者僥倖不死,但意識逐漸不清,終身留下癱瘓、呆滯、無法言語、抽搐或精神異常等後遺症。

項目符號 日本腦炎無特效療法‧適當護理可防併發症產生

 日本腦炎初期症狀類似傷風感冒,千萬勿以為自行服藥,即可痊癒,因而措施治療良機。至目前為止,日本腦炎尚無特殊療法,只能靠早期發現,並即時做好適當護理,以減少併發症的產生。在發病過程中,須控制患者體溫、防止抽搐反應、保持呼吸道暢通、維護血氧充足,並防止呼吸衰竭或肺炎等併發症產生。此外,治療腦炎後的腦水腫,以及維持電解質、水分的平衡,也是很重要的。

項目符號 預防日本腦炎‧首重環境衛生和預防注射

 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潮濕,容易孳生蚊蟲。所以為了預防日本腦炎,需從以下著手:

  1. 注意環境衛生
  2. 污水淤積,易使蚊蟲孳生,需特別注意環境清潔等問題。一般家庭應設紗窗、沙門,睡覺時最好掛蚊帳,因為多數蚊蟲以對殺蟲劑產生抗藥性,所以噴殺蟲劑或點電蚊香效用不大。由於三斑家蚊、環狀家蚊都喜歡在傍晚後出來活動,因此在鄉間夜晚外出應穿著長袖、長褲或是減少出門。

  3. 嬰兒疫苗接種
  4. 嬰兒再15個月大或一歲半時,須自當年三月至六月間,接受日本腦炎預防注射,次年再追加一次,可達到90%的預防效果。

 在過去日本腦炎的死亡率可達40至50%,現在由於預防接種施行,且環境衛生大有改善,所以多數人已對其失去戒心;醫師提醒民眾,夏天至大陸、菲律賓、印尼等國的落後地區旅遊時,行前最好先至醫院檢查自身有無抗體,並考慮是否須打預防針。

項目符號 日本腦炎小檔案

  1. 主要媒介:蚊子(三斑家蚊及環狀家蚊為主)
  2. 流行季節:每年5至10月,以6至8月為高峰期。
  3. 發病年齡:以2至9歲居多。
  4. 流行地區:亞洲地區。
  5. 注射對象:15個月至入小學前。
  6. 注射時機:每年3至6月。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