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易臉紅 小心是食道癌的超高風險族群
小顏每次在酒宴上,總是像關公似的臉紅通通,周圍的人都以為小顏喝很多,而不好意思再與之舉杯暢飲了!小顏暗爽自己具有「保護色」,殊不知醫學的各項研究已證實,喝酒臉紅的人不但傷肝,更潛藏罹患食道癌、口腔癌等多種癌症風險,不可不知!
為什麼喝酒會臉紅?
幾乎人體有的代謝活動都需要酶的參與,酒精代謝也不例外。當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先由乙醇去氫酶(ADH)代謝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為醋酸,最終轉換成水和二氧化碳。喝酒臉紅的人是體內先天缺乏代謝酒精的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不能將乙醛及時代謝,導致乙醛過量堆積,由於乙醛會刺激末稍微血管,使血管擴張,產生酒後臉潮紅,甚至全身紅。此外,乙醛也會刺激神經系統,導致各種醉酒的反應,包括頭昏、眼花、眩暈、噁心、心跳過速等反應,且容易酒醉及宿醉。
加工肉品、喝酒臉紅的健康風險
乙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ALDH2基因缺陷的人無法代謝酒精所導致的乙醛,長期累積於人體,將增加DNA受損情況,不但損傷身體健康,更提高癌症發生率,尤其是食道癌、口腔癌。研究認為缺乏酵素者若每天喝超過30克純酒精(相當於2杯紅酒),食道癌風險將高達102倍,罹患頭頸癌的比率也高出50倍。
研究分析,喝酒臉紅的人如果只是少量飲酒,其癌變風險高,但仍比喝酒不臉紅的人風險高。
台灣人沒有「後搭啦」本錢!2人就有1人是缺乏代謝酒精的ALDH2基因缺陷者
歐美人比亞洲人具有喝酒本錢,因為全球約有5.6億亞洲人缺乏ALDH2酵素,喝酒後立刻臉紅,甚至全身通紅,稱之為「Asian Flush」。
亞洲人當中,台灣人缺乏ALDH2酵素的比例竟然居全球之冠,高達4成7,超過大陸的3成5、日本的3成及韓國的2成。這個統計數字警示台灣人,要儘量改掉「厚達啦」的勸酒文化,在飲酒前先考量你我他是否是ALDH2基因缺陷者,避免自己或親友暴露在罹癌的風險中。
我們無法改變基因缺陷,但可改變生活習慣及做好健檢,降低風險
喝酒臉紅或是經基因檢測確定自己是ALDH2基因缺陷的人,應謹記要少喝酒,甚至不喝酒;更不能又菸又酒或愛吃燙食,如此將陷入罹患食道癌的超高風險。一旦發現有吞嚥疼痛、困難,或長期聲音沙啞等症狀,就應警覺是食道癌,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