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新電子週報      

2025/03 熱門文章



2022/06/08  58769
「喉嚨腫痛」是這波Omicron確診者共同的夢魘,不少確診者形容喉嚨吞口水猶如刀割,專家教你紓緩喉嚨痛絕招,早日脫離Omicron!

2023/01/11  17457
中國疫情掀起搶藥潮,「普拿疼」可能繼口罩、快篩試劑,成為疫情下的第三個實名制防疫物品。民眾別急著搶購、囤積,加強對此藥物認識更重要!

2020/09/18  13554
做健檢或上醫院被告知「空腹抽血」,但一般人對空腹抽血了解不多且有誤區。據統計,七成以上的檢驗誤差來自抽血的錯誤行為,恐影響判讀,不得不慎!

2021/01/13  9295
全台急凍,有手腳冰冷問題的人越加嚴重,甚至無法入睡,令人苦惱!醫生警告,手腳冰冷恐是心血管疾病前兆,不能輕忽!


2024/07/08  7950
沒有碰撞就莫名出現瘀青,或是經常出現瘀青,不只是體質因素,也常與藥物、營養、血液健康有關,甚至是某些嚴重疾病的症狀,應找出原因。

2020/03/18  6952
全球人恐新冠肺炎,遇到發燒、咳嗽就恐懼萬分!專家帶你辨別症狀難區分的新冠肺炎輕症及流感。
啟新電子週報

(每週三、五啟新診所LINE貼文)

護齒秘訣
牙齒不健康不但破壞容貌,引發牙痛、齲齒、缺牙及牙髓炎、牙周病等牙齒疾病,還可能進一步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嚴重疾病。因此,保持口腔健康不僅能擁有健美的牙齒,更能維護身體
藝人葉欣眉健檢發現直腸內神經內分泌瘤 〝神經內分泌瘤〞難察覺 定期健檢早發現
藝人胡瓜的子弟兵葉欣眉在健檢中,發現直腸內的0.8公分「神經內分泌瘤」。此症雖罕見且難發現,但近年隨著健檢內視鏡的普及,病患人數增5倍!
總在半夜3、4點醒來是健康警訊! 半夜醒來暗示身體潛藏這些疾病
無法一夜睡到天亮,總是在半夜3、4點醒來,可能是身體在求救的訊號,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更要多關心,及時發現,及時做好檢查診斷。
柯文哲「血尿」戒護就醫開刀!認識血尿背後隱藏的危險疾病
「血尿」上身,人人驚恐!柯文哲於三月底因出現肉眼可見血尿與腎結石狀況,恐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緊急就醫開刀。血尿隱藏哪些疾病?快來認知!
愛吃生魚片、海鮮生食的人請注意! 食藥署帶您認識〝海獸胃線蟲症〞食用海鮮有撇步
愛吃海鮮原味、生食的人,小心海鮮中可能潛藏一種隱形殺手「海獸胃線蟲」,引發嚴重的腸胃不適。食藥署帶您認識,並學習如何預防自保。
手麻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手麻〞透露這些疾病訊息
不少人有「手麻」毛病,但多數認為是「血路不通」、「循環不良」所致,而不以為意。事實上,手麻是許多疾病潛在的徵兆,應及早發現,對症治療!
高枕令人憂!? 小心致命的心臟衰竭、腦中風
從睡覺的枕頭高度,也可以洞察身體潛在的健康問題。睡覺時枕頭要墊很高的人,可能隱藏著致命性的心臟衰竭及腦中風問題,請儘早做心血管檢查。
張學友RSV病癒後在台開唱 自嘆身體變差! RSV病毒 2族群最受威脅 及早打疫苗可自保
歌神張學友曾感染RSV取消演唱會,在「2025 張學友60+巡迴演唱會高雄站」,張學友自述身體變差。RSV是全球的公衛議題,「如何防護」快來認知!
清明掃墓、戶外踏青慎防致命的蟲蟲危機 做好自我保護 遠離恙蟲病
台灣全年、各地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每逢4至5月開始快速升溫,7月達高峰。恙蟲病致死率高達60%,提醒山區掃墓或進行戶外活動時,做好防護!
尿多尿少都不好! 從尿量自我健康觀察
台灣女性「頻尿」比率高達14.8%,每天排尿的次數、尿量,依年齡、季節、飲食而有所不同,但若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病態的表徵。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