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
胃下垂雖然不算是一種疾病,但卻會影響胃腸功能,產生食慾欠佳、易飽、腹脹、打隔....等症狀,進而使患者精神不安、緊張,誤以為得了重病。瞭解胃下垂的成因,並做好預防之道,對身心都有助益!
胃主要連接食道,並藉此懸吊在上腹腔,四周還有肝胃韌帶、脾胃韌帶等幾條由腹膜形成的韌帶,將它固定而不致搖擺。
為什麼會胃下垂?
胃的位置依其張力狀態不同,可分為高張胃、低張胃、常張胃和無張胃種。胃壁肌肉張力夠時,可以使胃維持在較高的位置,形成高張胃和常張胃,這時胃的位置高且維持橫放狀態。當胃肌張力不夠時,胃會下垂成縱走狀,形成低張胃和無張胃,就是所謂的胃下垂。
胃下垂的致病因
神經病變、久病後身體消瘦、荷爾蒙分泌失調或年齡、身體狀態、體質、情緒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胃的張力,使胃無情緒可加強也可抑制胃的蠕動、排空時間及張力;而體質衰弱、身體狀況不佳或年紀大時,都會影響胃的張力,導致胃下垂。
胃下垂的症狀
罹患胃下垂,早期會出現飯後心窩有壓迫感,漸漸胃的四周也會有壓迫感,且經常覺得肚子飽飽、脹脹的。隨著病情的發展,開始出現胃腸功能障礙的症狀,產生胃痛、食慾不振、容易疲倦或便祕、低血壓、自律神經失調等併發症,有時也會發燒、打嗝,使患者苦不堪言。
這些症狀往往會使患者不安、擔心、害怕,誤以為得了重病,而導致失眠、急躁、憂鬱等精神傷害,更加重胃腸功能障礙的現象,使病情惡化。
胃下垂的防治之道
如果常覺胃部不適,不妨至醫院接受鋇劑上消化道攝影檢查或X光檢查。若發現胃體細長,且胃小彎角在骼脊聯線以下,即為胃下垂。治療胃下垂,須先從精神方面著手,以免不良的情緒,加重胃腸功能的障礙。此外,注意下列生活及飲食習慣,也有助胃下垂的防治──
- 避免暴飲暴食,採少量多餐,以適度減輕胃部的負擔。
- 多採用量少但營養高、易消化的食物。
- 吃東西細嚼慢嚥,不可急躁。
- 飯後俯臥或側右臥20至30分鐘,以利食物儘早進入十二指腸,可加速胃的排空時間。
- 少吃汽水、豆類等易產氣的食物。
- 有乳糖不耐症的人,應少喝牛奶或喝已抽取乳糖的牛奶。
- 平時不宜作劇烈運動和長時間站立。
- 每天起床和入睡之前作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運動,可增加腹肌的張力及腹壓。
- 有便祕習慣者,要設法改善,以減少胃下垂的症狀。
- 注意生活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