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新電子週報      

飲食障礙的身心危害

 進食是人類及所有動物活命的基本法則,而且食慾的好壞、正常與否,和身心健康息息相關。通常在罹患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或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如腦瘤、丘腦病變,或癲癇、精神分裂、躁鬱症等疾病時,會影響食慾的增減,只要控制病情後,食慾就可恢復正常。但,當人把進食這個行為,當為抗爭(如與人嘔氣)、達到某種目的(如愛美)或引人注意(如兒童爭寵)的工具時,則可能引發厭食症、暴食症、偏食症、節食症、異食症等飲食障礙的產生,輕者使人身心備受折磨、百病叢生,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自殺、猝死,提醒民眾瞭解這些之飲食障礙,以避免自己或家人受其危害。

項目符號 飲食障礙1 厭食症

 厭食症是指因為害怕肥胖,或其它情緒問題而蓄意節食,導致出現月經停止、性功能減退、發育遲鈍、低血壓、低血鉀、頭暈、便秘、貧血、脫水、維生素缺乏症、胃炎或脾氣古怪、情緒不穩、容易失眠等現象。如果勉強進食,會採用過度運動或催吐、導瀉等方式以減輕體重。

  1. 哪些人易得厭食症
  2.  厭食症盛行於西方國家,近年來由於國人過分強調苗條身材,所以厭食症的患者有愈來愈多的趨勢。據統計,患者的年齡以15歲至35歲居多,女性多於男性,並且以中上階層的人居多。其中,以身材為職業本錢的人,如模特兒、舞者、明星等,最易罹患此症。

     此外,發育中的青少年、少女,或家族中有原發性情感障礙病史者,或因受挫折、遭遇困難、有家庭問題的人,也很容易引發厭食症。

  3. 厭食症的防治之道
  4.  厭食症患者必須從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飲食照顧及家庭溝通等多方面,一起做完整的防治工作,效果較佳。日常飲食及生活請多注意:

    1. 多注重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補充,如多吃肉類、蛋、奶類及蔬果等。
    2. 三餐定時定量進食,必要時上下午可各加一次點心。
    3. 飯後不獨處,以防催吐。
    4. 保持生活規律、心情愉快。
    5. 培養自己正確的審美觀,不要盲目追求時尚。
    6. 無法自制時,須及早就醫治療,或住院控制。

項目符號 飲食障礙2 暴食症

 暴食症又稱「貪食症」,患者食慾亢進,進食量大增,但又害怕被人發現,所以會偷偷躲著進食。據研究,暴食症的患者和厭食症一樣,大多有扭曲自己身體形象,或極端追求美好身材,即害怕肥胖的心理。通常暴食症的發病過程,是先從節食行為開始,節食使患者陷入飢餓狀態,但卻無法減輕體重,或達到自己的要求,於是心理產生挫折、無助、失落的感覺,開始藉著暴飲暴食,以滿足內心的空虛。但暴飲暴食之後,為去除內心的罪惡感,又開始催吐、導瀉,如此惡性循環,直到身心出現食道炎、腸胃炎、新陳代謝失常、血鉀降低、全身乏力、心律不整、腎功能受損或情緒不穩、羞於見人、逃避人群等現象時,還是無法控制自己暴飲暴食的行為。

  1. 哪些人易得暴食症
  2.  暴食症好發於中下階層的女性,且一半以上曾有厭食症的病史。

  3. 暴食症的防治之道
    1. 可採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
    2. 不要以吃來滿足自己,可多運動減少吃的念頭。
    3. 朋友、家人之間互相鼓勵、打氣、出遊,減少吃的念頭。
    4. 不要諱忌就醫;必要時還是須及早就醫或住院治療。

項目符號 飲食障礙3 偏食症

 偏食是指吃東西挑東挑西,或只吃單一、兩種食物,最後將因攝食的種類過少,而導致營養不良。嚴重時,可能因營養缺乏而消化不良、新陳代謝失常,影響正常的發育成長。會造成偏食症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為父母、親人從小過度寵溺、過度關愛,或太關心他們的飲食內容與營養、發育,以致偏食症的患者可能從小就用偏食,來反抗父母、親人的過度關懷,或作為吸引父母、親人注意自己的手段。

  1. 哪些人易得偏食症
  2.  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最容易形成偏食症,因為他們的父母親友最可能因為寵受,而任意給巧克力、冰淇淋、糖果、餅乾等零食,導致他們三餐無法正常進食;此外,父母有偏食習慣,或經常在孩童面前嫌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好吃,也會影響孩童對食物好惡,形成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此外,發育中的青少年、少女及愛美的女性,也可能為了節食,而只吃某些食物,導致偏食。

  3. 偏食的防治之道
  4. 雖然偏食症對身心比較沒有立即的危害,但長期下來,還是會使人因營養不良而致病。所以提醒有偏食習慣的人,應多留意以下事項:

    1. 定期健檢,留心自己身體裡礦物質的含量是否均衡,是否有營養失衡的現象。
    2. 戒除吃零食的習慣。
    3. 每天三餐五穀、魚肉、蛋、蔬果、牛奶,都不可或缺。
    4. 家長在烹煮食物時,應多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以吸引孩童的食慾。

項目符號 飲食障礙4 節食症

 節食,顧名思義是非常在意食量的多寡,以少吃、不吃,來達到控制飲食的方式。如果為了保持優美體態、健康的身體,而控制飲食的量及食物的內容,是值得鼓勵的,但若已經因節食而導致偏食、營養不良、體重太輕,或甚至已有厭食的現象發生時,就應該適可而止了。

  1. 如何區分節食症與厭食症
    1. 節食者在體重達標準之後,會恢復有節制的正常飲食。
    2. 節食者的食慾仍正常,只是有意控制食量而已。
    3. 節食者的精神狀況良好,沒有營養不良的跡象。
    4. 節食者不會出現閉經。
    5. 節食者不會時而不吃不喝、時而暴飲暴食。

項目符號飲食障礙5 異食症

 異食症好發在孩童或某些精神病患者身上。罹患異食症時,患者可能吞食肥皂、糞土、石頭、鐵釘、紙張等各式各樣的異物,結果導致消化不良、中毒或腸胃穿孔等健康危害,是最危險的飲食障礙病症,發現家人有這種傾向時,一定要儘速就醫診治。

 異食症的發生原因至今下明,可能與身體缺鋅、缺鐵或腸道寄生蟲有關,也可能是患者的一種強迫性行為。此外,異食症好發於智能低下、有孤獨症或家中突逢劇變、失意受挫的人身上,應小心防範。

 異食症的治療,首重及早找出不良的刺激因素,並予以排除,同時須做血液、微量元素、血色素及糞便的檢查,瞭解身體受害的狀況,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此外,異食症的患者還須接受心理治療,並耐心糾正他們的行為、改正他們的飲食習慣。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