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也會中暑?
你是否感覺"夏日特別容易莫名其妙的煩燥"?據分析,在正常人群中,約有16%的人在夏季會發生"情緒中暑",尤其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情緒中的比例會急劇上升。這種類似中暑的負面情緒,是肝火太大?還是其他因素造成?該如何降溫?專家提供以下的建議。
為何夏日會"情緒中暑"
酷熱的天氣是"情緒中暑"的高發誘因,主要是高溫天氣影響了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並且夏季人體排汗增多,體內的電解質代謝出現異常障礙;加上容易睡眠不足;食慾降低,使得正常的代謝失調,進而影響大腦神經活動,極容易引發心理波動,使人體出現情緒異常現象。也有一部分的人並非受高溫環境影響,而是受外界強光刺激,誘發情緒中暑。
"情緒中暑"的徵兆
"情緒中暑"醫學稱之"夏季情感障礙症候群",主要症狀為煩躁、善變、愛發脾氣、挑剔,或是低潮、提不起勁、生悶氣、哭泣,此種情況早晨稍好,下午變壞,晚上更嚴重;並且思緒無法集中、健忘、行為古怪,常會固執地重覆一些生活動作,如反覆洗澡、洗臉、洗手等;甚至還有一部分人會出現精神異常的行為。
誰是"情緒中暑"的高危險群
情緒中暑最常發生於年輕人身上,這與年輕人的情緒較不穩定,生於年輕人身上,這與年輕人的情緒較不穩定,容易激動、興奮且控制力弱有關;當遇到下列情況,如工作(課業)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睡眠時間嚴重不足等,就會使情緒導向負面方向。加上長時間處在夏日高溫環境下,則極容易出現異常情緒。
"情緒中暑"的健康風險
情緒失控對人體是極不健康的,70%以上的身心疾病和癌症都源自情緒;並且對人格尊嚴的破壞也不可忽視。尤其是夏日情緒中暑引發的意外事件更是層出不窮,例如打架鬥毆事件、車禍、因酗酒而酒精中毒等。醫師警告,由於"發火"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甚至猝死,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應小心防範。
如何為"情緒中暑"降溫
- 清爽飲食 飲食少油膩,多吃清淡、清爽的飲食。清淡的飲食能消熱、防暑、斂汗,還能增進食慾。
- 多飲水 喝水可調節體溫,改善血液循環;並可進食"清火"食物和飲料,如新鮮蔬果、綠茶、啤酒、咖啡、菊花、金銀花露等,並且不濫服補藥。
- 清涼居室 涼爽的環境能使人心靜,早晚室外氣溫低,此時應該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涼爽;接近中午後室外氣溫高,此時宜將門窗緊閉,拉上窗簾,並打開風扇或冷氣,讓室內涼爽。
- 規律生活 保證充足的睡眠及持續性的運動,不在烈日下或在封閉的空間內停留太久,這些都有助於避免"情緒中暑"的症狀發生。
- 情緒轉移 亦即"心靜自然涼",現代人必須學會如何自我控制情緒,為自己的情緒找個宣洩口。
以上的方法雖然能使中暑的情緒找個暫時的宣洩口,但治本的方法還是要求諸自己,改變個性,藉著個性改變,不佳情緒自然不易積壓。此外,多體諒別人,互愛互敬才能化戾氣為祥和,並且注意自己的生活正常、身體健康,就能讓情緒健康,憤怒不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