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降溫1℃ 提高2%心腦血管病發風險!
爆發心臟病、中風、猝死的
12個危險時刻
文章日期:2018/02/01
一天當中隱藏著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時刻,尤其本身是高血壓或高血脂、動脈硬化、心臟病、糖尿病、高尿酸、肥胖患者,或是吸菸、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更需要知道爆發心肌梗塞、中風或猝死的高危險時刻,提早做預防。
危險時刻1. 清晨起床時段
上午6點~11點是心肌梗塞和中風的高發危險時段。據統計,約七、八成的腦心血管疾病發生在此時段。探究其因,人體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時最脆弱,這是因為人體在夜間睡眠時,身體各器官組織處於半休眠狀態,早上醒來後,心跳從慢進入快,會增加血管收縮和凝血,容易出現血栓。此外,人體在睡眠狀態,血壓較低,剛睡醒時,血壓會快速上升,尤其是多數高血壓病患者,在清晨是一天血壓最高的時段。建議不宜醒來就猛然起床,最好在床上多躺幾分鐘後再起床。
危險時刻2. 遇到寒冷低溫時
寒冷季節是心臟病發作、中風、猝死的危險季節,據統計,每降溫1℃ 提高2%心腦血管病發風險。當人體遇到環境冰冷,血管會抵制,導致周邊血管持續收縮、血壓升高,造成血管舒張功能障礙,這時打回心臟的血流必定不足,就可能產生猝死危險。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對氣溫變化適應能力差,及心臟病患者,在冬天外出前,一定要注意身體的保暖,衣服穿著採「三明治」穿著,裡面穿吸汗棉衣,中間穿保暖的毛衣,外面穿防風的外套,並且要圍圍巾及戴上帽子,以保暖脖子及耳。
危險時刻3. 上大號,用力解便時
突然用力憋氣排便時,會使胸腔和腹腔壓力升高,引起血壓驟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誘發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甚至猝死。此外,也會造成顱內壓力劇增,導致腦血管或外周血管破裂,突發腦溢血、腦栓塞等中風意外。
危險時刻4. 情緒低或激動時
人體在生氣或悲傷不良情緒時,因為激動會導致心跳加速、動脈收縮,若此時再加上危險的大量飲酒或做劇烈運動或過度飽食,更加大心臟病發作風險或是腦中風,甚至發生休克、猝死,應適時釋放不良的情緒。
危險時刻5. 壓力大、精神緊張時
壓力大、緊張下,會出現臉紅、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現象;若是心血管不好,就可能突發心臟病,應適時釋放壓力。
危險時刻6. 熬夜時
熬夜會打亂生理時鐘,讓交感神經過度活絡,加速心跳,引發心臟病,甚至猝死;或是血壓過高使腦血管破裂,引發中風。如果熬夜還吸菸,使腎上腺素增加,吸菸產生的有害物質,會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更提高爆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危險時刻7. 劇烈運動時
劇烈運動或沒有暖身就突然運動,會迫使心臟收縮時,必須加倍打出血液到全身,心臟每分鐘要輸出無運動時的6~17倍,肌肉血流量也須增加超過25倍,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氧及血液流量改變,導致心臟病突發。
危險時刻8. 暴飲暴食、過度飽腹時
過度飽腹後,人體為了消化食物,大量的血液會轉移至胃腸,使心臟的血液減少,進而加重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臟負擔。若是吃的太油膩、太多脂肪,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進而促進血栓形成,引發心肌梗塞。建議每餐吃七八分飽,並控制高油、高脂肪食物的攝取。
危險時刻9. 飲酒又喝咖啡等刺激性飲料時
酒精會加速心跳,提升心肌的耗氧量,加重心臟負擔;酒精還會增加壞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如果酒後再喝咖啡、濃茶,會使大腦從極度抑制轉入極度興奮,刺激血管擴張,加重心血管的負擔。建議喝酒1~3小時內,不要喝咖啡、濃茶。
危險時刻10. 勞累或飲酒狀況下洗三溫暖
三溫暖的蒸烤箱高溫,會使人體皮下血管迅速擴張,皮膚血流量比平時增加3~5倍,回到心臟的血流量因而急速增加,加重心臟負擔,尤其在過度疲勞或大量飲酒後,洗三溫暖更加危險。
危險時刻11. 久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時
據《國際流行病學雜誌》發表,看電視1小時增加7%心臟病死亡風險;每天看電視4小時的人,心臟病風險達28%。如果此時又習慣喝濃茶、咖啡或酒精等刺激性飲料,會使心跳加快,更加重心臟的負擔。
危險時刻12. 空氣污染下做運動或活動時
空氣污染,例如霧霾PM2.5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不但可能損傷血管及內皮功能,增加動脈硬化,還可能損傷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同時PM2.5會增加血小板,誘發血栓;還可以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影響心血管健康。若長期暴露在交通相關的空氣污染,會降低好膽固醇,增加發生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及心臟衰竭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