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流汗是疾病徵兆
你流的汗是壞汗嗎?
快!自我健康觀察

文章日期:2018/06/27
出汗是人體的重要排毒代謝管道,出汗不正常時,是許多疾病的表徵,因此特別提醒民眾,不妨藉由下列異常流汗現象,做簡易的自我診斷。
- 無汗(閉汗)
出汗是身體重要的排毒通道,若是皮膚表面少汗或完全無汗,使停留在血液中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增加致病誘因,甚至增加癌症的患病風險。現代人長期處於空調環境下,很容易讓自己陷入無汗現象,應加強改善,讓自己有出汗的機會,避免汗腺系統退化。此外,罹患全身性疾病或魚鱗病、硬皮症、銀屑症等皮膚病時,患者會出現局部或全身皮膚異常乾燥、不出汗等現象。
- 多汗
飽食過後出現頭部汗多,加上感覺胃脹不適,多為飲食造成或身體濕氣太重,可透過減少進食量、吃清淡飲食來緩解。胸口多汗常見於腦力工作者,可透過適當的運動緩解壓力,多汗的症狀可逐漸緩解。肥胖者、體質虛弱或重病在身的人,也較容易大汗淋漓。如果是因為天氣太熱或服用某些發汗藥所致的大汗淋漓,應補充適量的含鹽飲料,以免虛脫。此外,多汗伴有寒顫、昏迷、高熱等現象,可能是罹患敗血症;多汗又頭暈、疲乏、飢餓,可能是血糖過低;多汗且食慾亢進、易興奮、易怒,並常出現失眠、怕熱或眼球較凸等現象時,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所致。
- 盜汗
身體狀況出現問題、體內荷爾蒙變化(例如更年期)或是喝太多酒,都可能使人出現盜汗。若不是更年期婦女或大量飲酒,持續晚上盜汗,就要注意體重過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或是發燒感染、甲狀腺機能亢進、免疫系統失調、癌症等疾病造成。
- 冷汗
當人過度興奮或驚嚇時,就會出冷汗。而急性心衰竭、心肌梗塞、低血糖或瀕臨休克的病人,也會出一身冷汗。
- 手汗
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應該是乾的。容易緊張或脾胃虛熱、體質不佳的人,較易手心流汗。而患有手汗症的人是局部汗腺過度亢奮的生理現象,若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交活動,就需治療。
- 臭汗
狐臭的人其汗臭如狐騷味,衛生習慣不好或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的人,也較容易一身臭汗味。此外,尿毒症者的汗也有臭味,而肝硬化患者的汗則是又黃又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