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健檢專案
+ 個人專案體檢
+ 企業健檢
+ 學校體檢
+ 保險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軍警公教體檢
+ 國健署免費健康檢查
健康促進
+ 推動健康促進
+ 健康訊息
+ 啟新健康世界
+ 健康文章搜尋
+ i-Care健康促進服務網
最新消息
+ 最新優惠方案
+ 熱門瀏覽文章
線上預約
+ 學生體檢
+ 企業新人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保險體檢
+ 一般體檢
(複檢、單項體檢)
報告查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學校體檢-學生專區
+ 醫療機構-查詢專區
+ 匿名篩檢結果查詢
+ 申請紙本報告
客服中心
+ 門診時間
+ 地理位置
+ 諮詢服務
+ 健康小學堂諮詢服務
關於我們
+ 關於啟新
+ 優質認證
+ 環境設備
+ 地理位置
+ 性騷擾防治專區
+ 工作職缺
健檢專案
健康促進
最新消息
線上預約
報告查詢
客服中心
個人專案體檢
文章日期:2021/06/16
分享
目前,台灣民眾一致關心的話題就是「何時可以施打COVID-19疫苗?」,盼能阻斷病毒的本土傳播鏈。然而多數民眾對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及「不良反應」,仍持著忐忑不安的害怕心理。其實,疫苗出現的副作用大部分是正常的反應現象,代表身體正在對抗病毒,並建立免疫力。若能在施打前後,做好正確的健康照護,有助減緩副作用的不適,並能增強疫苗的保護力。
COVID-19疫苗的副作用及不良反應
根據CDC,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括疲倦、頭痛、肌肉關節痠痛、發燒/發冷及噁心嘔吐等。
以目前入境台灣的主要疫苗AZ及莫德納為例,AZ的副作用大多出現在第一劑施打後,莫德納出現在第二劑。「嚴重不良事件」佔少數,危及生命的比例極低。一般高齡者(56歲以上)施打AZ疫苗,出現臨床症狀的機率較低。
WHO統計疫苗副作用前3名
症狀
百分比
TOP1. 注射部位紅腫疼痛
50%~90%
TOP2. 疲倦
50%~70%
TOP3. 頭痛
50%~60%
AZ疫苗副作用
莫德納疫苗副作用
★副作用為注射部位腫痛、疲倦、痠痛、發燒或發冷,一般於接種後數日內均可緩解。
★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發燒、畏寒。
★施打後出現不良反應:嚴重過敏症狀,也曾出現嚴重凝血症狀不良反應
★施打後出現不良反應:紅斑、蕁麻疹、臉部麻痺或腫脹;罕見個案則曾出現臉部麻痺等症狀。
施打前的注意事項
民眾在施打COVID-19疫苗前後,如何自我照護,專家提供下列意見──
1.你目前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施打疫苗?
◆如果你是指揮中心公佈的3大不可施打族群(見下表),請不要施打。
CDC建議不可施打AZ疫苗3對象
對疫苗所含成分過敏者。
施打第一劑AZ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者。
18歲以下青少年。
◆如果你是指揮中心公佈的暫緩施打4大族群(見下表),應暫緩施打,請諮詢醫師,謹慎評估施打效應及風險,再決定是否接種。
CDC建議暫緩施打AZ疫苗4對象
患有血小板減少或任何凝血異常,例如血友病。
免疫功能不全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
懷孕、可能懷孕的婦女(目前缺乏安全證據,暫不建議施打,施打前請先諮詢醫師)。
哺乳婦女。
此外,醫學專家也建議下列3對象暫緩施打AZ疫苗──
醫學專家建議暫緩施打AZ疫苗3對象
正在發燒或有急性疾病者。
服用避孕藥與接受荷爾蒙治療者(應停藥28天後再接種)。
短期內曾接種其他疫苗者,例如不活化疫苗,例如流感、肺炎鏈球菌、B肝等,間隔至少14天;或施打活性減毒疫苗,例如MMR、水痘等,間隔至少28天。
2.施打疫苗前的健康照護
睡眠要充足,在疫苗施打前的2天起就要睡飽、睡好覺,不但能增加疫苗效果,還可減輕疫苗的副作用。
不要過度或做劇烈運動,避免影響T淋巴細胞功能,抑制抗體產生。
不需在施打前「超前部署」吃退燒藥,避免減少抗體形成;也不要吃抗過敏藥,不但影響抗體的產生,還可能掩蓋炎症反應。
不要在精神壓力大情況下施打疫苗,因為壓力會抑制身體的免疫反應,讓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因此,放鬆緊張、焦慮或憂鬱情緒後,再去打疫苗。
多喝水,免疫功能需要有足夠的營養素,必須靠水來輸送至全身;且充足的水有助減緩肌肉痠痛。因此,施打疫苗前要多喝水。
避抽菸,抽菸會增加呼吸道受病毒侵襲風險,提高感染新冠肺炎風險。
避飲酒,酒精會削弱免疫系統。國際報告顯示,打疫苗前飲酒的人,會降低50%免疫反應。
施打疫苗時的注意事項
接受醫師的施打前評估,如果有過敏史、慢性病及身體狀況等,要具體告知,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接種疫苗,若評估後沒有問題就可以打疫苗。
若有服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應加壓注射部位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有出血或血腫。
打完疫苗後,需在現場休息並觀察至少30分鐘,無恙後再離開。萬一身體有任何不適,要立即告知,以便醫護人員能即時處理,避免發生立即性的嚴重反應。
注射疫苗的反應
注射後發生時間
迷走神經反應(暈針)
5分鐘內發生
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罕見)
症狀: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
5~30分鐘後發生
施打疫苗時的注意事項
接受疫苗施打後的一段期間要多留意自己身體的變化,若有任何不舒服,可以利用疾管家建置「Taiwan V-Watch」健康回報系統,定期記錄自身的健康狀況。
CDC表示,施打疫苗後吃普拿疼緩解症狀,沒有好處也沒有壞處。但為了避免藥物影響免疫系統機制,及防止減弱抗體產生,儘量不要吃鎮痛退燒藥,讓症狀自然緩解。如果仍發燒,可適當服用普拿疼等非消炎退燒止痛藥緩解症狀。
保持均衡健康的飲食,並少吃容易導致發炎的食物,因為打完疫苗後,身體容易處於發炎狀態。儘量少碰精緻澱粉、精緻糖類、反式脂肪食物、加工食品、精緻碳水化合物、過量酒精;多補充些抗發炎食物,例如含Omega3的鮭魚、鮪魚、沙丁魚、鯖魚等魚類,含花青素的藍莓、草莓、覆盆子等,及地瓜、大蒜、洋蔥、菠菜、生薑、核桃等。
多喝水,充足的水可以提高增加淋巴細胞清理病毒的能力,並減緩關節肌肉痠痛。因此,施打疫苗後要多喝水。
睡眠要充足,施打後的一週內都要保持足夠的睡眠,才能對抗病毒並抑制發炎,讓疫苗在體內產生更多的保護力。
新型冠狀疫苗若有第二劑,甚至第三劑須施打,請務必準時回診,才能確保疫苗產生有效的保護力。
【延伸閱讀】
■ 新冠肺炎專區
個人健檢方案
+
母親節健檢專案
+
2025健康對策專案
+
綜合健康檢查
+
369自由配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公教人員健康專案
+
婚前健康檢查
+
輕鬆下午查
+
護心專案
+
愛肝健康檢查
+
過敏原檢測
+
心肝寶貝
+
多項腫瘤標誌物檢測
+
上班族檢查
+
健康體適能
+
國健署免費健康檢查
健檢服務
個人專案體檢
正確的健康概念
企業健檢
職場活力動起來
學校體檢
健康e起來
保險體檢
安心服務
健康促進
專業規劃
健康訊息
保健知識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