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健檢專案
+ 個人專案體檢
+ 企業健檢
+ 學校體檢
+ 保險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軍警公教體檢
+ 國健署免費健康檢查
健康促進
+ 推動健康促進
+ 健康訊息
+ 啟新健康世界
+ 健康文章搜尋
+ i-Care健康促進服務網
最新消息
+ 最新優惠方案
+ 熱門瀏覽文章
線上預約
+ 學生體檢
+ 企業新人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保險體檢
+ 一般體檢
(複檢、單項體檢)
報告查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學校體檢-學生專區
+ 醫療機構-查詢專區
+ 匿名篩檢結果查詢
+ 申請紙本報告
客服中心
+ 門診時間
+ 地理位置
+ 諮詢服務
+ 健康小學堂諮詢服務
關於我們
+ 關於啟新
+ 優質認證
+ 環境設備
+ 地理位置
+ 性騷擾防治專區
+ 工作職缺
健檢專案
健康促進
最新消息
線上預約
報告查詢
客服中心
啟新電子週報
文章日期:2022/01/03
分享
「跌倒」居台灣65歲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第二位,每6位老人就有1人曾跌倒過;且6成跌倒後,未做預防措施。每年跌倒過世人數比火災多,名人中現代詩人管管、本土劇演員馬如風、藝人「小鬼」黃鴻升均因跌倒驟逝。
老人跌倒後遺症大 不宜輕忽
跌倒可能無明顯症狀,或是挫傷、疼痛、瘀青,嚴重可能骨折、腦出血、甚至致命。「跌倒」對老年人造成的傷害大,是不容忽視的。根據統計,如果老人跌倒導致髖骨骨折,一年內死亡風險達20%,30%永久殘障、40%不能獨立行走、80%不能完成日常活動(買菜、做飯、洗澡等)。
跌倒經常是老人身體狀況急遽下降的轉捩點,原因是老年人的復原力不如年輕人,若是需長期臥床,更加速老人的器官退化,身體狀況大不如跌倒前;並且跌倒的陰影,讓老人懼怕外出活動,更加速身體退化及社交隔離等身心問題。此外,老人跌倒衍生的看護費還會造成家庭經濟的沉重負擔。
不宜輕忽「跌倒」背後潛在的疾病
很多人把老人跌倒不見外傷、骨折,就不當一回事。事實上,老人跌倒要警覺可能不是意外造成的,而是下列的身體警訊──
警訊1. 身體機能退化
視力、聽力、平衡感、協調性、認知、注意力及骨骼肌肉系統等機能退化,引發跌倒風險。
警訊2. 患有易跌倒的疾病
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帕金森氏症、慢性呼吸性疾病、肌少症、白內障及大小便失禁等,均為老人跌倒的重要危險因子。
警訊3. 服用容易造成跌倒的藥物
使用抗精神病藥物、麻醉止痛藥、抗痙劑、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物、抗焦慮藥/鎮定劑等藥物,或是合併服用多種藥物,可能增加平衡失控或暈眩等副作用,導致跌倒風險。
警訊4. 患有姿勢性低血壓
老人可能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心臟問題、服用藥物、身體缺水或血液輸出量不足、長期不動或臥床,造成姿勢性低血壓,導致跌倒風險增加。
醫師提醒,老人跌倒要注意是否潛在上述問題,控制好疾病才能降低跌倒風險。建議從中年開始就要定期做好健康檢查,維護身體在最佳健康狀態中。60歲後要定期檢查視力、骨質密度及心血管,若有白內障或骨質疏鬆、心血管問題,需提早就醫。呼籲男性要更加注意,因為男性銀髮族跌倒致死率是女性的2.6倍。
老人跌倒看哪一科?
跌倒大多為外傷,因此骨科、外科或復健科就醫是最常見。但若頭部受到外力撞擊,為預防可能的嚴重後果,應做仔細的檢查。
老人最容易跌倒的地點、原因
室內最容易發生跌倒地點排行
1.臥室(35.6%) 2.客廳(30.8%) 3.浴室(17%)
室外最容易發生跌倒地點排行
1.街道或路上/路邊(62.9%)
2.公園/運動場或溜冰場(10.4%)
3.菜園/農地(9.4%)
跌倒原因排行
1.滑倒或絆倒(43.2%)
2.失去平衡或頭昏(37.1%)
3.碰到或撞上物品、人(11.7%)
國健署提出「防跌三招」
第1招
◆規律運動不能少
◆遵循醫囑來用藥
第2招
◆居家環境要注意
◆照明、防滑要小心
第3招
◆起身、外出要留意反光標誌
◆馬路行走不要急
■ 「2022自主健康智能管理」
諮詢服務02-2507-0723分機131
【延伸閱讀】
■ 2022自主健康健檢專案
■ 新冠肺炎專區
■ 帕金森氏症 失能的大元凶
■ 白內障
啟新電子週報
保健知識
+
新冠肺炎
+
運動篇
+
飲食篇
+
指壓篇
+
保健篇
+
寶貝篇
+
銀髮篇
自我健康評估
+
心理篇
+
親密篇
+
孕婦篇
+
兒童篇
+
症狀篇
+
日常運動篇
+
日常生活篇
健檢服務
個人專案體檢
正確的健康概念
企業健檢
職場活力動起來
學校體檢
健康e起來
保險體檢
安心服務
健康促進
專業規劃
健康訊息
保健知識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