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健檢專案
+ 個人專案體檢
+ 企業健檢
+ 學校體檢
+ 保險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軍警公教體檢
+ 國健署免費健康檢查
健康促進
+ 推動健康促進
+ 健康訊息
+ 啟新健康世界
+ 健康文章搜尋
+ i-Care健康促進服務網
最新消息
+ 最新優惠方案
+ 熱門瀏覽文章
線上預約
+ 學生體檢
+ 企業新人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保險體檢
+ 一般體檢
(複檢、單項體檢)
報告查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學校體檢-學生專區
+ 醫療機構-查詢專區
+ 匿名篩檢結果查詢
+ 申請紙本報告
客服中心
+ 門診時間
+ 地理位置
+ 諮詢服務
+ 健康小學堂諮詢服務
關於我們
+ 關於啟新
+ 優質認證
+ 環境設備
+ 地理位置
+ 性騷擾防治專區
+ 工作職缺
健檢專案
健康促進
最新消息
線上預約
報告查詢
客服中心
啟新電子週報
文章日期:2022/05/04
分享
新冠疫情大規模流行恐造成國內數十名兒童染疫死亡,國內已出現2歲、10歲兒童死亡病例。國內從5月開放6至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然而多數家長對兒童是否接種,仍持觀望態度,打或不打兩難!
為什麼兒童要接種疫苗?
一項針對5至11歲兒童的研究指出,疫苗對omicron病毒株的保護力只剩下約12.9%,然而國際多國在成人、青少年接種疫苗後,仍然開始為兒童接種疫苗。家長如何評估自己的孩童要不要打?專家建議主要是看疫苗是否利大於弊,專家提供下列兒童該打疫苗的8大理由──
1. 避免住院
美國CDC指出,有打疫苗的孩子症狀較快緩解。數據顯示,疫苗可減少約50%的住院率。若打一劑疫苗,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率可降至千分之一;打滿二劑疫苗更可降至二千分之一,甚至更低,避免大量確診病童癱瘓醫療系統。
2.避免重症
雖然兒童染疫以輕症為主,但仍有重症的機率。數據顯示,5位住院的確診兒童中,就有1位重症進入加護病房。重症兒童可能併發腦炎、腦病變、心肌炎、肺炎、呼吸衰竭等。據國外統計,兒童打疫苗可降低急性期的重症比率。
3.避免死亡
染疫後的致死率,若不打疫苗,兒童確診的死亡率是萬分之1;打疫苗後若是染疫,死亡率則降至萬分之0.5。台灣就出現2歲確診兒童併發腦炎死亡案例,新冠病毒直接攻擊兒童腦部,引發腦炎,病程發展變化非常迅速。
4.避免併發症
歐美研究發現,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多為輕症,但可能併發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造成全身嚴重發炎反應。美國研究指出, MIS-C 的發生率為萬分之3,而此症好發年齡層正好是5至11歲兒童。接種過疫苗的兒童若不幸確診,對中長期的MIS-C則有顯著的保護力。
5.避免染疫後遺症風險
新冠會長期影響兒童,部分會造成新冠症候群後遺症,引發疲勞、失眠、關節疼痛、呼吸系統問題、皮疹及心悸等症狀,這些症狀在感染後可能會持續數月,不易痊癒;即使是無症狀或輕度感染的兒童也會有後遺症風險。接種疫苗對於兒童確診後的痊癒,是有幫助的。
6.減少病毒的社區傳播
根據以色列顯示,兒童感染者有多達40%是無症狀,但確診後病毒量都偏高,且潛伏期較長,容易在同學、家人、師長之間互相傳播,尤其擔心傳染給家中的高齡或是高風險者,成為社區病毒的傳播者。兒童接種疫苗,對群體有利,可保護他人,提高全民保護力,且有助面對新的變種病毒。
7.減少停課影響兒童教育發展
學校停課造成不少問題,不但學習中斷,也阻礙校園各種活動、比賽的學習成長機會,造成心理健康障礙、教育差距擴大及身體活動減少等。就算改採「遠距教學」,也無法取代學校的實體教育,且對資訊設備缺乏的偏鄉及買不起3C的貧困家庭,遠距教學仍是有困難。此外,學校停課對弱勢家庭,靠營養午餐獲得溫飽的兒童,也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接種疫苗能讓兒童更安全的上課、參與校園活動及與同學正常互動。
8.避免讓家人亂序
兒童若確診,無法獨自完成居家照護,必須有大人在旁照護,使得家長必須請長輩幫忙,或是請假照顧兒童,可能因而影響工作或被扣薪、無薪;甚至可能無法請假,而讓兒童獨自在家,危及兒童安全。
家長不敢讓自己孩童接種新冠疫苗的主要理由,是擔心疫苗引發的不良反應、後遺症,甚至是嚴重反應、死亡。但綜合以上觀點來看,兒童打疫苗還是利大於弊的。
兒童打疫苗有哪些副作用?
根據教育部的接種須知顯示,臨床試驗6至11歲兒童接種後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其他還有關節痛、噁心/嘔吐、腋下腫脹/壓痛、發燒>38度、注射部位腫脹及發紅。以上副作用,兒童絕大多數都能安全挺過。
兒童接種疫苗有哪些嚴重反應?
6至11歲兒童打疫苗,家長最擔心的是心肌炎、心包膜炎及過敏性休克,但根據台灣過去打12至18歲青少年的經驗,大多數心肌炎嚴重程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且並未造成嚴重後遺症。統計數據顯示,兒童接種疫苗引發嚴重反應的發生率僅約10萬分之1;若不接種疫苗面對染疫後的重症、併發症及後遺症風險會更高。
哪些兒童更需要接種疫苗?
除了一般兒童需要接受疫苗接種,高風險的兒童,包括肥胖,患有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症、免疫缺損的兒童,更是要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哪些人要暫緩接種?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建議等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曾經對疫苗發生過敏性休克的人。
有心臟病史、免疫力低下或是出血性疾病、服用抗凝血劑的兒童,先詢問醫師再接種。
兒童曾確診還須打疫苗嗎?
感染新冠病毒雖可自然免疫,但不確定可持續多久時間,建議曾確診3個月後,仍是要接受疫苗接種。
接種疫苗前後該注意什麼?
1.防暈針
接種前不要讓孩童空腹過久,等待注射時間也不宜過久,可用音樂、影片或聊天等方式,協助兒童放鬆不安的緊張情緒。
2.打完疫苗不宜立刻離開
應在接種地點稍作休息,停留觀察15分鐘,曾經打針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孩童,則應停留觀察30分鐘;離開現場後,仍要觀察15分鐘。
3.注射部位若腫脹可局部冰敷,緩解發燒、痠痛症狀,家長可使用解熱、鎮痛藥物。
打完疫苗後什麼情況要速就醫?
兒童打完疫苗後,若出現以下症狀請速就醫──
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且活力變差。
出現常見的不良反應,數天後仍未消失。
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症狀,例如呼吸困難、氣喘、臉部或喉嚨腫脹、眩暈、心跳加速、虛脫、全身紅疹等。
出現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症狀,例如急性或持續性的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心悸、暈厥、呼吸急促、走幾步路就喘、沒力氣爬樓梯等。
家長若在「打或不打」而兩難時,建議不挑廠牌,儘早施打第一劑,先建立兒童的保護力;由於第二劑的副作用會比第一劑高,如果真擔心孩童有不良反應,第二劑是否施打,視疫情及國外研究評估,再做進一步考慮。
■ 「2022自主健康智能管理」
諮詢服務 (02)2509-0723 分機 131
【延伸閱讀】
■ 2022自主健康健檢專案
■ 新冠肺炎專區
啟新電子週報
保健知識
+
新冠肺炎
+
運動篇
+
飲食篇
+
指壓篇
+
保健篇
+
寶貝篇
+
銀髮篇
自我健康評估
+
心理篇
+
親密篇
+
孕婦篇
+
兒童篇
+
症狀篇
+
日常運動篇
+
日常生活篇
健檢服務
個人專案體檢
正確的健康概念
企業健檢
職場活力動起來
學校體檢
健康e起來
保險體檢
安心服務
健康促進
專業規劃
健康訊息
保健知識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