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發年齡:60歲~80歲之間。
- 高危險群: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及50歲以上,尤其是65歲以上的男性是最高危險群。
- 致病原因:基因體質、環境、高脂飲食習慣等。
- 出現哪些症狀要就醫:攝護腺癌的臨床症狀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相似,經常被誤導而延誤就醫。若出現頻尿、夜尿、解尿困難、小便變細、小便解不乾淨、解尿後滴滴答答、解尿疼痛等問題,應就醫診斷。
- 求診科別:泌尿專科或家醫科、腫瘤科。
- 篩檢方式:肛門指診、抽血檢測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攝護腺超音波檢查。
- 治療方式:手術切除治療、放射治療(例如最新的導航螺旋刀放射治療)、攝護腺內冷凍治療、荷爾蒙治療和化學藥物治療等。
- 5年存活率:早期攝護腺癌5年存活率在90%以上,若癌細胞侵襲到攝護腺周圍組織或相鄰器官,5年存活率約65%;若轉移至骨骼或其它遠處器官,5年存活率平均存活時間約2年~2年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