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健檢專案
+ 個人專案體檢
+ 企業健檢
+ 學校體檢
+ 保險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軍警公教體檢
+ 國健署免費健康檢查
健康促進
+ 推動健康促進
+ 健康訊息
+ 啟新健康世界
+ 健康文章搜尋
+ i-Care健康促進服務網
最新消息
+ 最新優惠方案
+ 熱門瀏覽文章
線上預約
+ 學生體檢
+ 企業新人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保險體檢
+ 一般體檢
(複檢、單項體檢)
報告查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學校體檢-學生專區
+ 醫療機構-查詢專區
+ 匿名篩檢結果查詢
+ 申請紙本報告
客服中心
+ 門診時間
+ 地理位置
+ 諮詢服務
+ 健康小學堂諮詢服務
關於我們
+ 關於啟新
+ 優質認證
+ 環境設備
+ 地理位置
+ 性騷擾防治專區
+ 工作職缺
健檢專案
健康促進
最新消息
線上預約
報告查詢
客服中心
啟新電子週報
文章日期:2025/08/27
進入開學日,如果您的孩子在與父母或主照顧者分離時,產生極度恐懼、焦慮,請提高警覺,這可能是兒童分離焦慮症所致。
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學前幼童與主照顧者或父母分開,那怕只是離開視線一下子,也會出現過度擔心、焦慮,產生「分離焦慮」實屬正常,一般發生在1歲左右的嬰幼兒身上,2~3歲後逐漸消退。若孩童在5歲後還出現分離焦慮,家長與照顧者要提高警覺。「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以國小低年級7~9歲的孩童最常見,每100人約有5人有分離焦慮症,尤其是女孩最為常見,症狀會隨年齡逐漸減退,到國、高中大多已恢復正常。若沒有好好輔導、治療,高達1/3患者的症狀會持續至成年人階段,進而誘發人格發展異常或是社會適應障礙等問題出現。
分離焦慮症有哪些症狀?
分離焦慮症的孩童會變得極度沒有安全感,出現大哭、大鬧行為,甚至謊稱頭痛、腹痛,嚴重還會出現身體不自主地呼吸急促、拉肚子、發燒及心慌、大汗淋漓等神經功能紊亂症狀。
分離焦慮症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
導致分離焦慮症的原因,可能與父母長期爭吵、家裡搬新家、家中有人驟逝或父母、親人過度溺愛或是過度苛求、不了解孩子的個性等有關。此外,家族有焦慮症病史,孩童也有較大機會出現分離焦慮。
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得了分離焦慮症?
以下是7項判斷分離焦慮症的診斷準則,若發現孩童有3項以上的現象發生,且持續時間超過4週,已經影響日常生活及就學,就要警覺可能罹患分離焦慮症──
預期可能與自己依賴的親人分離時,就會開始不安、鬧情緒、哭鬧不停。
過度擔心主要依賴的親人,因為生病、意外、死亡等不幸事件發生而消失,擔心被拋棄。
擔心分離而不願獨處、不願單獨外出、拒絕上學,只想和自己依賴的人留在家裡。
預期要與自己依賴的人分離時,身體出現發燒、感冒、頭痛、腹瀉等不適。
因害怕分離而拒絕單獨睡覺。
害怕主要依賴的親人不在身邊,而不敢睡覺。
經常做分離的惡夢。
如何幫助孩童克服分離焦慮症?
小朋友的分離焦慮症並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心理治療、行為療法、藥物治療及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以幫助孩童逐步適應分離,克服焦慮。建議主要依賴的親人可以這麼做──
主要依賴者的心態調整
大人也是會有分離焦慮,調整心態很重要,所以無論與孩童分離或重逢時,要保持平穩情緒,適度地放手,勿過度保護、支持孩童學習獨立。
給孩童足夠的安全感
適時給予安撫,協助孩童累積足夠的安全感,能有效減緩分離焦慮,並能有自信地面對分離。
陪同孩童循序漸進地練習分離
先從短暫的分離開始,慢慢加長時間;最好能交由可靠的親友或鄰居照顧,幫助孩童慢慢習慣與其他人共處,有助加快適應開學時跟新老師及新同學相處。千萬不要不辭而別,讓孩童猜測,反而加重焦慮,必須預先告訴孩童要暫時分開。照顧者可以先溫和地帶領孩子接近和嘗試新事物,避免馬上強迫分離。
引導孩童以正面思維取代負面思維
陪同孩童一起正視恐懼,引導他們以積極正面的想法取代負面思考模式,例如上班前,可以先告訴孩童,只是外出上班,晚飯前便回來,不用過份擔心。
以溝通代替責備
如果孩童拒絕上學,切忌責罵、批評,應耐心溝通,了解焦慮的原因,找出解決方法,並陪同一起面對恐懼、焦慮。
生活技能的學習
部分孩童不喜歡上學,是因為在校園的一切生活細節都要自己獨力處理,如果不會,孩童可能因挫折及壓力而討厭上學,因此需要提前讓孩童練習這些生活技能。
教導孩童做放鬆練習
平日多與孩童做呼吸及肌肉鬆弛練習,讓孩童懂得在焦慮時,透過放鬆練習來舒緩自己,減輕焦慮帶來的身體不適。
給予正面鼓勵及獎勵
鼓勵孩童勇敢面對恐懼,並給予讚賞或獎勵,讓孩童有信心面對恐懼及焦慮。
尋求專業協助
若分離焦慮症狀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應盡早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或醫師評估,並通知校方相關職員,為孩童提供適當的協助。
■ 別讓心梗找上你〝護心專案〞
諮詢服務 02-25070723分機131
【延伸閱讀】
■ 過度依賴、黏附親人的疾病──分離焦慮症
啟新電子週報
保健知識
+
新冠肺炎
+
運動篇
+
飲食篇
+
指壓篇
+
保健篇
+
寶貝篇
+
銀髮篇
自我健康評估
+
心理篇
+
親密篇
+
孕婦篇
+
兒童篇
+
症狀篇
+
日常運動篇
+
日常生活篇
健檢服務
個人專案體檢
正確的健康概念
企業健檢
職場活力動起來
學校體檢
健康e起來
保險體檢
安心服務
健康促進
專業規劃
健康訊息
保健知識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