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健檢專案
+ 個人專案體檢
+ 企業健檢
+ 學校體檢
+ 保險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軍警公教體檢
+ 國健署免費健康檢查
健康促進
+ 推動健康促進
+ 健康訊息
+ 啟新健康世界
+ 健康文章搜尋
+ i-Care健康促進服務網
最新消息
+ 最新優惠方案
+ 熱門瀏覽文章
線上預約
+ 學生體檢
+ 企業新人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保險體檢
+ 一般體檢
(複檢、單項體檢)
報告查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學校體檢-學生專區
+ 醫療機構-查詢專區
+ 匿名篩檢結果查詢
+ 申請紙本報告
客服中心
+ 門診時間
+ 地理位置
+ 諮詢服務
+ 健康小學堂諮詢服務
關於我們
+ 關於啟新
+ 優質認證
+ 環境設備
+ 地理位置
+ 性騷擾防治專區
+ 工作職缺
健檢專案
健康促進
最新消息
線上預約
報告查詢
客服中心
啟新電子週報
文章日期:2021/09/01
分享
從5月新冠肺炎進入疫情二、三級警戒,學生宅在家裡長達三、四個月,情緒壓力超過昔日的暑假。9月1日開學日,國中小、高中恢復到校上課,家長及師長除了做好防疫準備,還要關心他們的情緒!
疫情期間,孩子也有情緒反應
疫情期間,孩子的情緒反應比平常多些,多數原故是不能外出,出現「討厭、很煩、生氣」等負面情緒;少數會隨著大人對疫情產生「恐懼」、「害怕」反應。復學後,面臨課業加上校園防疫規定的雙重壓力,情緒異常可能飆升。
防疫期間 幫助孩子解壓、抗焦慮8方法
如何幫助這些學童、青少年消弭焦慮情緒,提供下列8種方法──
1.觀察孩子是否有焦慮情緒
唯有清楚了解孩子正處於焦慮狀態,才能幫助孩子,而父母是辨認孩子情緒異常與否的第一線人物。可以從孩子放學返家後的情緒反應做觀察,例如接孩子下課時,孩子若呈現特別緊張不安,尤其是幼童不會言語表達,就可以從他們緊抱家長或緊緊牽住家長的手,評斷出孩子的焦慮不安。此外,如果孩子提到學校有人確診,或是班上有同學咳嗽……症狀;且持續一週在談論著,就要關注孩子的情緒了。
2.孩子接受疫情訊息要適可而止
孩子的情緒會受媒體或大人傳染,要留意孩子看到、聽到、接觸到的媒體或社交報導內容是否令他們不安,應注意孩子接受資訊的量不能如同大人一樣。
3.讓孩子吐露焦慮情緒
不要讓孩子把焦慮情緒憋在心理,最好讓他們練習把自己的壓力、焦慮,透過傾訴釋放出來。若孩子不善於言詞表達,可以透過畫畫、轉念等活動幫助好轉,若無法改善就要轉求專業人員協助。
4.家長的傾聽態度要認真
對孩子吐露的事物要表示關心,並且要讓孩子知道他們的壓力或緊張反應是正常的,是可以被理解的。仔細傾聽孩子在擔心焦慮什麼?所擔心的事發生可能性有多大?結果有多壞?從旁協助孩子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可以降低他們的緊張、壓力及焦慮。
5.與孩子談話的時機及場所要恰當
讓孩子知道可以隨時找你談話,最好在邊做事情邊談話,可以讓孩子輕鬆傾訴,例如畫畫時、玩遊戲時。儘量不要在用餐或臨睡前談論,避免影響消化及睡眠。若是孩子在用餐或睡前吐露,建議先把孩子緊張焦慮的事項內容記下,留待餐後或是第二天再行討論。
6.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沉著的防疫好榜樣
家長的言行會影響孩子,尤其家庭群聚是感染新冠的主要途徑,因此即便家長對疫情感到焦慮,也要在孩子面前樹立沉著應對的好榜樣。
7.建立孩子能處理外部壓力的自信心
如果孩子認為自己有能力應對,可以自我減輕焦慮,就要鼓勵他們自行去解決。況且孩子的某些焦慮,大人也無能為力,必須靠孩子自己去面對。必要時再從旁協助,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
8.協助孩子具有照顧好自己的防疫能力
每個人隨時都可能面臨疫情危機,孩子也必須學會自我防疫基本功。一旦具備了防疫能力,自然焦慮也會迎刃而解。
若孩子的焦慮情況嚴重且持續超過2週,則建議儘早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或治療。
■ 「家用快篩試劑」諮詢服務
諮詢專線 (02)2509-3272 分機 262、263
【延伸閱讀】
■ 2021 防疫攻略健康專案
■ 新冠肺炎專區
啟新電子週報
保健知識
+
新冠肺炎
+
運動篇
+
飲食篇
+
指壓篇
+
保健篇
+
寶貝篇
+
銀髮篇
自我健康評估
+
心理篇
+
親密篇
+
孕婦篇
+
兒童篇
+
症狀篇
+
日常運動篇
+
日常生活篇
健檢服務
個人專案體檢
正確的健康概念
企業健檢
職場活力動起來
學校體檢
健康e起來
保險體檢
安心服務
健康促進
專業規劃
健康訊息
保健知識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