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兔唇寶寶
唇顎裂在台灣的發生率高達五百分之一,也就是每五百位出生嬰兒中就有一位是唇顎裂患者,比白種人的千分之一多一倍,比黑人的千分之零點四多達四倍。遺傳固然是重要因素,而其他的環境因素,如藥物、X光照射也會影響而產生這樣的孩子。
由於整形外科及麻醉技術的進步,現在整形外科已經能在放大鏡下用細如髮絲的線在出生後一至二週就給予唇裂病人手術治療。
事實上,醫學上已經證實:愈早手術,愈能減少疤痕產生,尤其唇裂手術當中,出血量只有10~20c.c.,手術後的傷口照護也很容易。因此愈來愈多的學者開始主張,出生後一至二週即作唇裂修補。
至於顎裂,以往一般是在一歲兩個月左右才手術修補,最近的研究顯示:語言發展最有利的時機在4~6個月,即所謂的「敏感期」。所以如果能在4~6個月左右就給予語言發展有利條件,即是把影響語言的裂顎因素去除,則孩子的語言發展,就愈能較接近正常,而不須在以後接受大量的語言治療。有些太晚刀的孩子,即使接受大量的語言治療,仍然有甚多的語言發展障礙無法去除。
另一方面,對顎裂附近組織的研究也顯示,90%以上的病人耳咽管的通暢性都有問題,易造成中耳積水或中耳炎,進而影響聽力。早期顎裂修補已證明對耳咽管的通暢有很大的改善。
至於顎裂手術對顏面骨長育的研究顯示,十歲以內何時手術,其影響都類似。
綜觀之,延遲至二、三歲手術並無益處,反而有害語言的發展,因此裂顎的手術時機從以上的研究及手術後照護的考慮來看,在八至十個月大左右即可進行。如此方可使顎裂患者在成長中,得到最佳的語言與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