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健檢專案
+ 個人專案體檢
+ 企業健檢
+ 學校體檢
+ 保險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軍警公教體檢
+ 國健署免費健康檢查
健康促進
+ 推動健康促進
+ 健康訊息
+ 啟新健康世界
+ 健康文章搜尋
+ i-Care健康促進服務網
最新消息
+ 最新優惠方案
+ 熱門瀏覽文章
線上預約
+ 學生體檢
+ 企業新人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保險體檢
+ 一般體檢
(複檢、單項體檢)
報告查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學校體檢-學生專區
+ 醫療機構-查詢專區
+ 匿名篩檢結果查詢
+ 申請紙本報告
客服中心
+ 門診時間
+ 地理位置
+ 諮詢服務
+ 健康小學堂諮詢服務
關於我們
+ 關於啟新
+ 優質認證
+ 環境設備
+ 地理位置
+ 性騷擾防治專區
+ 工作職缺
健檢專案
健康促進
最新消息
線上預約
報告查詢
客服中心
健康訊息
沉迷電玩是一種病!?
WHO正式列為新型精神疾病
電玩迷快來看
電玩失調症
電玩失調症
檢測你中了嗎?
文章日期:2019/09/04
分享
全球有高達26億的電玩遊戲人口,電玩產業不單純只是娛樂,還擁有龐大的經濟效益及產業生態系。然而,有2~3%的人玩電動卻是一種「癮」,伴有潛在的心理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於今年初,首次正名為「電玩失調症」,認定為新型心理疾病,列入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 國內研究顯示,台灣青少年的電玩失調症盛行率略高於西方國家。衛福部也跟進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之一,未來不排除新增遊戲成癮健保診斷碼,目前診斷成癮現象,以焦慮症、憂鬱症、衝動控制障礙作為診斷結果。
什麼是「電玩失調症」?
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或稱網路遊戲成癮、遊戲障礙,指沉迷於網路遊戲或電視遊戲,而妨礙日常生活的遊戲障礙行為。此症為依賴症的一種,就像其他強迫症和成癮疾病。
電玩失調症3指標
判斷是否罹患電玩失調症,需符合下列3個指標,且持續或反覆出現達12個月以上,才能確定是電玩失調症──
指標1. 失去打電玩的控制力
無法掌控自己想玩遊戲的衝動,對遊戲的開始、次數、強度、頻率、持續時間、結束及環境等都難以控制。
指標2. 以打電玩為生活重心
日常活動順序選擇,總以打電玩為優先,地位超過其他日常事務、活動或興趣,也勝過與人交談互動,往往造成日常生活失能。
指標3. 不在乎任何出現的負面影響
即使出現不良結果,對個人或家庭、社會、教育、職場、健康等造成負面影響,例如朋友變少、工作效率變差,引發睡眠失調、飲食紊亂、視力嚴重衰退…,還是無法控制。
「電玩失調症」產生哪些健康影響?
迷戀電玩除了引發依賴症、強迫症、成癮疾病及憂鬱症、自閉症等心理問題,對身體也會造成影響,首當其衝就是傷眼,引起視力疲勞,產生乾眼症、眼脹、充血、疼痛等不適;並且大腦持續在高度緊張興奮狀態,容易造成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痛、癲癇或破壞消化功能,產生胃炎、胃潰瘍。
此外,手指持續過度地按鍵盤也會使罹患肌腱炎的機率增高;長時間固定同一姿勢,也會使頸背部的肌肉僵硬,造成頸椎病。
如何自我調適,改善「電玩失調症」
培養動腦活動及運動
大腦前額葉掌控人體思考及慾望、情緒、個性、理性,若前額葉失調較無法集中專注,且自制力較差,因而容易沈迷於電玩。因此,適度從事能刺激大腦前額葉的活動,有助強化前額葉能妥善控制情緒、提升衝動控制能力。可透過動腦活動,例如腦力激盪或邏輯判斷及運動。
多參與人際互動的活動
經常參加各種人際互動聚會,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社團,實際感受關懷與支持的力量。
尋求專業協助
若出現電玩失調症狀,且無法自我控制改善,建議尋求精神科、心身科等專業人員的協助。
【延伸閱讀】
■ 學生假期症候群──迷戀電玩
檢查結果解讀
+
一般檢查
+
血液尿液糞便
+
生化學檢查
+
血清學檢查
+
癌症學檢查
+
X光心電圖檢查
+
超音波檢查
+
其他檢查
保健知識
+
新冠肺炎
+
運動篇
+
飲食篇
+
指壓篇
+
保健篇
+
寶貝篇
+
銀髮篇
自我健康評估
+
心理篇
+
親密篇
+
孕婦篇
+
兒童篇
+
症狀篇
+
日常運動篇
+
日常生活篇
健檢服務
個人專案體檢
正確的健康概念
企業健檢
職場活力動起來
學校體檢
健康e起來
保險體檢
安心服務
健康促進
專業規劃
健康訊息
保健知識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