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新電子週報      

寵物治病?致病?(Ⅱ)

畜養寵物難避免被感染或咬傷 可能因此招來疾病或危及生命


 自古貓、狗、鳥等動物,就是人類最忠實的玩伴,現代人甚至把畜養貓狗、魚鳥,或一些奇奇怪怪的動物,如蜥蜴、變色龍、小白蛇等,視為時尚的生活方式,並曾掀起一股養寵物熱潮。站在醫學角度來說,畜養寵物不但可為人們帶來歡樂,而且能讓人神經安定、血壓下降,但若不注意寵物的衛生問題及情緒問題,則也會被傳染疾病,或受攻擊。因此,在您畜養寵物之前,不妨先有以下的「頑皮家族健康認知」,才能確保享有「寵物情」,卻不得「寵物病」。

 寵物雖可愛,但若未事先作好防範工作,也可能被牠們傳染疾病或咬傷,在決定畜養寵物之前,請先瞭解以下各種不同的動物,可能帶來不同的健康隱憂:


項目符號 愛狗族的健康隱憂

  1. 狗蛔蟲症
  2. 通常小狗從母狗胎盤便已感染蛔蟲,人類可經由接觸狗大便、抱狗或被狗舔而感染。

    發病症狀

    狗蛔蟲進入人體之後,會在消化管內孵化,並侵入人體,形成皮膚過敏病,或造成營養失調、全身倦忌,嚴重時還可能入侵腦部,造成痙攣或半身麻痺。若心臟受到感染,則可能引發心肌梗塞或心肌炎。

    預防之道

    畜養小狗,必須在小狗出生一個月內施打驅蟲針,此後每個月施打一次,連續半年。狗大便要妥善清除,最好焚燒處理,因為蛔蟲卵的生命力很強,埋在溫暖的土壤中,可存活一年甚至數年。


  3. 狂犬病
  4. 雖然台灣已無狂犬病之病跡,因進口或走私的狗隻很多,仍須小心防範。

    發病症狀

    狂犬病的潛伏期約57天,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可能僅有興奮、精神不安、流鼻水等現象,等到出現意識障礙、嘔吐、痙攣、抽搐、恐水等症狀時,已是末期,最後可能全身麻痺、死亡。

    預防之道

    不要畜養來路不明的狗。被狗咬傷之後,一定要馬上去醫院就診。不要隨便逗陌生的狗兒,以免被咬。


項目符號 愛貓族的健康隱憂

  1. 弓漿蟲病
  2. 弓漿蟲會寄生在貓的小腸壁上,並進行繁殖,產生大量雌雄配子,雌雄配子受精後,發育成卵囊,再落入腸道,隨貓糞排出體外。幼童可因手指及口腔接觸弓漿蟲而直接入侵體內;成人則大多因吃進被弓漿蟲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受感染。

    發病症狀

    幼童或成人被感染可能出現發燒、發癢、肌肉疼痛、倦怠等症狀,也可能都沒症狀即自然痊癒。但若孕婦被感染,可能導致流產、早產或死胎。就算嬰兒產下,也可能出現腦積水、小頭、大腦鈣化或斜視、耳聾等後遺症。

    預防之道

    孕婦應避免接觸貓;貓糞要妥善清理,避免用手接觸。不要讓貓在沙發、地毯、床等處到處逗留,以免肛門殘留的貓糞,到處沾染。


  3. 貓抓病
  4. 不小心被貓抓咬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

    發病症狀

    患處出現發紅、腫脹、發熱、淋巴腫脹等現象。

    預防之道

    被抓傷後,應立即清洗傷口,並塗抹抗生素,如果傷勢嚴重,則應送醫處理。


項目符號 養鳥族的健康隱憂

  1. 養鴿症
  2. 台灣人非常熱愛養鴿,但鴿子的糞便、羽毛、唾液,含有致病的隱球菌,將隨著鴿子的生活而污染空氣,或是感染給接觸的人。

    發病症狀

    被感染之後,很容易引發支氣管炎、肺部疾病,甚至腦膜炎,若未及時就醫治療,可能因此喪命。

    預防之道

    養鴿人家若經常不明原因地咳嗽、發燒、發冷、呼吸不暢、全身不適,即應提高警覺,儘速就醫診治。


  3. 鸚鵡病
  4. 鸚鵡病並非僅由鸚鵡傳染給人,其它鳥類,如文鳥、麻雀、金絲雀、火雞、海鷗等,也可能帶著病原。

    發病症狀

    早期會出現類似肺炎的症狀,到晚期則可能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甚至中樞神經嚴重受損而死亡。

    預防之道

    鳥舍要經常清洗、消毒;不可與鳥親吻;接觸小鳥後要徹底洗手;若身體有傷口,不要接觸到鳥類的羽毛、糞便及排泄物。


項目符號 愛龜兔的健康隱憂

養烏龜比養貓狗省事,所以很多人畜養,但烏龜身上可能帶有沙門氏桿菌,會引起腸胃不適、腹痛、腹瀉等症狀。此外,兔子溫馴,很多小朋友喜歡畜養,但兔子的耳朵容易藏有疥瘡病菌,會讓人感染皮膚病。

  1. 預防之道
  2. 勿讓烏龜在家中行走,其排泄物要戴手套處理。兔子的窩和皮毛,要保持通風、乾爽,以免得到皮膚病。


養寵物也能治病 > 也可能是健康殺手 > 避免寵物造成生活困擾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