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健檢專案
+ 個人專案體檢
+ 企業健檢
+ 學校體檢
+ 保險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軍警公教體檢
+ 國健署免費健康檢查
健康促進
+ 推動健康促進
+ 健康訊息
+ 啟新健康世界
+ 健康文章搜尋
+ i-Care健康促進服務網
最新消息
+ 最新優惠方案
+ 熱門瀏覽文章
線上預約
+ 學生體檢
+ 企業新人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保險體檢
+ 一般體檢
(複檢、單項體檢)
報告查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學校體檢-學生專區
+ 醫療機構-查詢專區
+ 匿名篩檢結果查詢
+ 申請紙本報告
客服中心
+ 門診時間
+ 地理位置
+ 諮詢服務
+ 健康小學堂諮詢服務
關於我們
+ 關於啟新
+ 優質認證
+ 環境設備
+ 地理位置
+ 性騷擾防治專區
+ 工作職缺
健檢專案
健康促進
最新消息
線上預約
報告查詢
客服中心
個人專案體檢
文章日期:2023/12/01
分享
根據衛福部公佈的111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肺癌已連續43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前兩名,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肺癌已超越大腸癌,成為最新「癌王」,死亡率及發生率均排第一。110年新增1萬6880位肺癌病患,以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生率最多,台灣女性的肺癌增幅超越男性,且很多是無菸史的女性,肺癌成為台灣女性的新殺手。因此,台灣成為全球首推針對不抽菸肺癌進行篩檢的國家,不少病患因篩檢而能早期發現。
什麼人容易患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家族史是導致肺癌的重要原因,目前已知20至30個基因與不抽菸肺癌有關。根據研究,若家族中有直系血親罹患肺癌,其後代累積10年內罹患肺癌的比率是4.5%。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大多發生在50歲左右,有別於其他肺癌患者發生年齡在60至70 歲。ALK肺癌患者多數正值中壯年,是職場生涯巔峰期也是家庭經濟支柱。令人驚恐的是,ALK容易轉移,症狀出現時幾乎都是晚期,當中也有一大部分是從不抽菸的年輕人。
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有哪些症狀?
中、晚期肺癌病人多數症狀明顯,例如持續咳嗽且未見好轉、咳痰帶有血絲或咳血、呼吸急促或出現喘鳴聲、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聲音沙啞、骨關節疼痛及無預警的體重下降或食慾不振等。
肺癌篩檢成效如何?
早期肺癌幾乎沒有症狀,一般胸部X光檢查只能在有明顯病兆的病人或晚期才看得到,難以發現小於1.5公分的結節,所以X光無法取代LDCT。目前「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已能有效偵測到0.3公分的肺部病變,對早期肺癌篩檢是有效的。LDCT篩檢篩出肺癌的比率為1.1%,但具家族史危險因子則提高至1.5%,重度吸菸危險因子者僅為0.6%,若同時具有雙重危險因子者,檢出肺癌比率高達0.9%,有家族史者不宜輕忽!
哪些人可以免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
國民健康署補助下列兩類族群每2年1次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
肺癌家族史者
男性年齡50至74歲、女性年齡45至74歲,只要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罹患肺癌,便符合條件。若有家族史者,可攜帶肺癌家屬診斷證明及親屬關係證明文件,若無證明可備罹患肺癌家屬的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填列聲明書,前往醫療院所篩檢。
重度吸菸史者
年齡50至74歲,吸菸量平均每日吸菸1包、連續30年以上,另戒菸不到15年的重度吸菸者,也適用補助。若受檢者目前有吸菸,則檢查前須接受戒菸治療或衛教。
不符合LDCT篩檢的民眾,若有健檢計畫,建議自費做,每隔2年檢查一次即可,一次費用約為5千元。
哪些人要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
有家族病史的人,一等親或家族內有一位以上的肺癌病患。
年齡介於55~74歲,有每天吸一包菸達30年或每天吸兩包菸達15年抽菸史的人。
目前仍在抽菸且戒菸時間未超過15年。
患有肺部病史的人,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
特定職業暴露(如石綿)及氡暴露的人。
長期處於空氣污染環境下的人。
肺癌篩檢異常怎麼辦?
符合國健署免費LDCT篩檢對象,若篩檢報告顯示異常,建議至胸腔內外科診治,個管師將介入;自費篩檢若檢查出肺癌,醫師就是患者的個管師,會協助治療並給予專業判讀、診斷、期別判定等。
【延伸閱讀】
■ 台灣女性肺癌發生率高居全球第8 定期篩檢 零期發現 治癒率100%
■ 全民加強防範 遠離肺癌之害
個人健檢方案
+
父親節健檢專案
+
369自由配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公教人員健康專案
+
婚前健康檢查
+
輕鬆下午查
+
護心專案
+
愛肝健康檢查
+
過敏原檢測
+
心肝寶貝
+
多項腫瘤標誌物檢測
+
上班族檢查
+
健康體適能
+
國健署免費健康檢查
+
基因檢測
健檢服務
個人專案體檢
正確的健康概念
企業健檢
職場活力動起來
學校體檢
健康e起來
保險體檢
安心服務
健康促進
專業規劃
健康訊息
保健知識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