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健檢專案
+ 個人專案體檢
+ 企業健檢
+ 學校體檢
+ 保險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軍警公教體檢
+ 國健署免費健康檢查
健康促進
+ 推動健康促進
+ 健康訊息
+ 啟新健康世界
+ 健康文章搜尋
+ i-Care健康促進服務網
最新消息
+ 最新優惠方案
+ 熱門瀏覽文章
線上預約
+ 學生體檢
+ 企業新人體檢
+ 勞工一般體檢
+ 供膳人員體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保險體檢
+ 一般體檢
(複檢、單項體檢)
報告查詢
+ 個人綜合健康檢查
+ 學校體檢-學生專區
+ 醫療機構-查詢專區
+ 匿名篩檢結果查詢
+ 申請紙本報告
客服中心
+ 門診時間
+ 地理位置
+ 諮詢服務
+ 健康小學堂諮詢服務
關於我們
+ 關於啟新
+ 優質認證
+ 環境設備
+ 地理位置
+ 性騷擾防治專區
+ 工作職缺
健檢專案
健康促進
最新消息
線上預約
報告查詢
客服中心
啟新電子週報
文章日期:2023/12/29
分享
幾乎每個人都曾發炎過,且大多認為是小毛病,過段時間就會好。其實,反覆發炎的慢性發炎,可能被拖延成癌症,其中4種炎症癌變風險最大,不能輕忽!
為什麼身體會發炎?會演變成慢性發炎?
「發炎」是身體正常的免疫反應,藉由發炎招喚免疫細胞清除外來病菌或病毒、廢物;清除完畢後,身體應該恢復沒有發炎狀態。但若身體中出現了免疫細胞無法清除的廢物,發炎反應就會一直反覆持續,這種發炎就是「慢性發炎」,對身體是有損傷的,甚至招來癌症。
慢性發炎為何是癌症的來源?
癌症是慢性發炎的終極結果,因為身體若是一直處於慢性發炎,會造成免疫力下降,使得未清除掉的廢物影響細胞分裂,製造出眾多「不正常增生」細胞,最後演變成癌症。根據《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發布的一項研究:全球有高達 1/6 的癌症是由細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這些感染便是俗稱的「炎症」,尤其是慢性炎症。但並不是所有的身體慢性炎症都會演變成癌症,例如關節炎就不會。醫學臨床顯示,有4種癌症可能會進展成癌症,不宜掉以輕心。
1.慢性肝炎
危險程度★★☆☆☆
慢性B、C型肝炎是造成肝癌的主要原因,然而肝炎病毒可以潛伏在體內長達十年、二十年以上,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這並不代表肝臟沒有問題,特別是40、50歲的人。一旦病毒在肝臟內持續增多,對肝臟會產生長期的慢性損傷,若沒有及時治療,將演變成肝癌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20%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
【健康檢查項目】
定期接受肝功能、肝癌腫瘤標記AFP檢測及腹部超音波檢查等。
2.慢性萎縮性胃炎
危險程度: ★★☆☆☆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以胃黏膜固有腺體萎縮為病變特徵的常見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好發於中老年人,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萎縮性胃炎是長期進行式的病變,有胃癌四部曲「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分化不良→胃癌」。如果胃黏膜出現不正常增生,則癌變機率會明顯增加,中重度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有一定的癌變風險,可增加7倍罹患胃癌風險。
【健康檢查項目】
胃鏡檢查、上消化道X光攝影檢查等。
3.炎症性腸病
危險程度: ★★★☆☆
炎症性腸病是消化道慢性發炎的疾病,任何年齡的人都有可能罹患,最常見於15~40歲。主要分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會使結腸與直腸的最內層腸道長期發炎,並產生潰瘍;克隆氏症會造成內層腸道發炎。這兩種腸炎都具有慢性發展、反覆發作特點,由於腸黏膜持續的發炎反應可能導致不正常增生,引發腸道癌變,發展成大腸直腸癌。
【健康檢查項目】
糞便潛血檢查、大腸內視鏡檢查等。
4.慢性胰臟炎
危險程度: ★★☆☆☆
胰臟若反覆發炎,可演變為慢性胰臟炎,增加罹患胰臟癌風險。近來慢性胰臟炎病例日增,多數起因於飲酒過量,造成反覆性胰臟發炎。臨床分析,慢性胰臟炎本身癌化機率是正常人的2~26倍。
【健康檢查項目】
腹部超音波檢查、血液檢查(澱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彈性蛋白酶)等。
慢性炎症雖不一定都會癌變,卻可能是癌症的「幫兇」。一旦身體發炎不能漠視,它在提醒患者「早預防、早篩檢、早診治」。此外,也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運動好習慣,並保持心情愉快,才能避免炎症發生。
【延伸閱讀】
■ 愛肝健康檢查
■ 多項腫瘤標誌物檢測
■ 體內發炎更容易染疫!5種抗發炎超級食物 報你知
■ 遠離病毒、心腦血管、慢性病 飲食避促發炎、多抗發炎食物
啟新電子週報
保健知識
+
新冠肺炎
+
運動篇
+
飲食篇
+
指壓篇
+
保健篇
+
寶貝篇
+
銀髮篇
自我健康評估
+
心理篇
+
親密篇
+
孕婦篇
+
兒童篇
+
症狀篇
+
日常運動篇
+
日常生活篇
健檢服務
個人專案體檢
正確的健康概念
企業健檢
職場活力動起來
學校體檢
健康e起來
保險體檢
安心服務
健康促進
專業規劃
健康訊息
保健知識
本站資訊僅供參考,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仍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文章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複製或轉載
快速回覆,讓你健康,讓你問!
我們重視您提供的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利用線上諮詢,寫下您的訊息與聯繫方式,我們將由專人立即回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