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數國人血壓控制不及格
管理您的血壓值
文章日期:2018/06/20
根據國健署2014~2017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40~64歲民眾經醫師診斷為高血壓後,49%的患者血壓超標,控制不佳。然而國人十大死因中和高血壓有關或密切相關的慢性病就佔了一半(包括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腎炎等),管理好血壓值,是預防高血壓的重要關鍵。
管理血壓值3步驟
國民健康局建議民眾,透過下列3個簡易步驟,來瞭解及控制自己血壓值──
- 第1步驟 知道自己的血壓值
★血壓的理想值:收縮壓低於120毫米汞柱(mmHg)、舒張壓低於80毫米汞柱(mmHg)。
★高血壓前期階段:收縮壓120~139毫米汞柱(mmHg)、舒張壓80~89毫米汞柱(mmHg),應積極控制飲食和生活型態,是有機會逆轉。
★需要治療的高血壓:第一期高血壓,收縮壓140~159毫米汞柱(mmHg),舒張壓90~99毫米汞柱(mmHg);第二期高血壓收縮壓大於160毫米汞柱(mmHg),舒張壓大於100毫米汞柱(mmHg),此二階段均應就醫治療。
- 第2步驟 控制好血壓值
落實健康的生活型態,例如控制體重、注意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戒菸、少酒、多運動等,以維持健康的體能。另外,需定期量血壓,以監測自己的血壓變化。
- 第3步驟 定期就醫並規律服藥
高血壓患者需就醫,遵照醫師指示,規律服藥,藥物可幫助降低血壓值,不宜自行停藥或減藥,以免影響血壓值之控制。
一次的血壓值偏高,未必就是高血壓,建議測量一至二星期或長達一個月較有參考價值。
何時量血壓最好?
正常人一天當中的血壓,以睡醒時(清晨或午睡後)、活動後、生氣時較高。量血壓的較佳時機,可選擇上午、下午及入睡前,找1~2個固定的時間來測量。